-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梁 尚 书 移 守 宛 陵 宋 /林 季 仲 堂 堂 体 貌 照 簪 缨 ,天 与 君 王 佐 太 平 。拭 眼 待 看 萧 相 国 ,举 杯 且 属 谢 宣 城 。花 间 未 听 歌 声 彻 ,笛 里 先 催 别 恨 生 。说 与 邦 人 休 卧 辙 ,过 家 闻 欲 趁 清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别恨(bié hèn)的意思:不要心怀恨意,不要存有仇恨之心。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过家(guō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庭过自己的生活。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体貌(tǐ mào)的意思:人的外貌和身体形态。
王佐(wáng zuǒ)的意思:指能够担任重要职务,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形容人才出众,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卧辙(wò zhé)的意思:指车马行进中突遇阻碍,不能再前进。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萧相(xi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憔悴,面色苍白。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谢宣城(xiè xuān chéng)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或无法施展才华。
- 翻译
- 威武仪表映照着官员的冠冕,上天赋予你辅佐君王,共创太平的使命。
擦亮眼睛期待见到萧相国,举杯敬酒献给谢宣城。
还未在花丛中听到歌声悠扬,笛声却已提前唤起离别的愁绪。
告诉乡亲们不必再忧虑仕途坎坷,听说清明节就要回家了。
- 注释
- 堂堂:威武的样子。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身份。
天与:上天赋予。
佐:辅助。
太平:社会安定。
拭眼:擦亮眼睛。
萧相国:萧何,历史上著名的丞相。
属:敬酒。
谢宣城:谢朓,南朝诗人。
歌声彻:歌声响彻。
别恨:离别之愁。
生:产生。
邦人:乡亲们。
卧辙:困于仕途。
趁:趁着。
清明:清明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梁尚书即将赴任宛陵时的场景。首句"堂堂体貌照簪缨"赞美了尚书威仪堂堂,气度非凡,暗示其才德出众。次句"天与君王佐太平"进一步强调他的使命,即辅佐君王实现国家太平。
第三句"拭眼待看萧相国"借萧何之名,期待梁尚书能如同萧何般成为地方的贤相。"举杯且属谢宣城"则通过举杯祝酒,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离别的感伤。"花间未听歌声彻,笛里先催别恨生"通过音乐渲染离别氛围,歌声未尽,笛声已唤起人们的离别之情。
最后两句"说与邦人休卧辙,过家闻欲趁清明"劝勉梁尚书到任后积极作为,勿忘百姓疾苦,同时暗示春天的清明节将至,希望他能在新任上有所作为,给当地带来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才的赞赏,又有对友人的激励,体现了送别诗的常见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张使君佥宪闽中
长安冠履集如云,风尘中识张使君。
牙校双鞚雕玉勒,马上揖鞭见颜色。
翩然顾我苑西庐,倾情倒意无所惜。
君本金陵贵公子,论交早结天下士。
学士声华在禁林,中丞风采振邦纪。
祖先父后何显荣,君也有身期自致。
朅来献策复几年,龙剑郁盘斗间气。
聊抒旧学试郎官,忽都新章荐司隶。
锦衣贵人嘘雷电,当朝气势谁不羡。
君持三尺坐幕庭,指击腰间推豪健。
丈夫跻仕当雄俊,况今执法名逾峻。
绣斧未经闽蟜舄,霜鞯已拂燕台骏。
燕台闽峤通武夷,青溪九曲流葳蕤。
幔亭玉女袅相柱,桂壑芝岩纷蔽亏。
怜君标格迥凡俗,叹君美才堪钧轴。
高情云海自潇疏,长志簪缨岂束缚。
待成功业报天朝,相期汗漫招黄鹄。
《赠张使君佥宪闽中》【明·尹台】长安冠履集如云,风尘中识张使君。牙校双鞚雕玉勒,马上揖鞭见颜色。翩然顾我苑西庐,倾情倒意无所惜。君本金陵贵公子,论交早结天下士。学士声华在禁林,中丞风采振邦纪。祖先父后何显荣,君也有身期自致。朅来献策复几年,龙剑郁盘斗间气。聊抒旧学试郎官,忽都新章荐司隶。锦衣贵人嘘雷电,当朝气势谁不羡。君持三尺坐幕庭,指击腰间推豪健。丈夫跻仕当雄俊,况今执法名逾峻。绣斧未经闽蟜舄,霜鞯已拂燕台骏。燕台闽峤通武夷,青溪九曲流葳蕤。幔亭玉女袅相柱,桂壑芝岩纷蔽亏。怜君标格迥凡俗,叹君美才堪钧轴。高情云海自潇疏,长志簪缨岂束缚。待成功业报天朝,相期汗漫招黄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567c6fea8020d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