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明禅师真赞二首·其一》
《永明禅师真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三界种性,有万妍丑。生顺死逆,梦夜想昼。

往复无间声度垣牖。皆依末那,戏论成就

而末那体,无作无受。譬如空花,实无而有。

一念了知光明通透。我如是见,无有错谬

是为心宗,祖佛授手。孰振颓纲秀杰奇茂。

稽首永明,月临星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就(chéng jiù)的意思:指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绩或有所突破的事情。

错谬(cuò miù)的意思:错误和荒谬。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了知(le zhī)的意思:了解、知道

明通(míng tōng)的意思:指理解事理明白,通达一切。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声度(shēng dù)的意思:指声音的大小或响亮程度。

授手(shòu shǒu)的意思:互相握手,表示友好或合作。

颓纲(tuí gāng)的意思:指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征兆。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戏论(xì lùn)的意思:

(1).漫不经心的言论。 晋 左思 《蜀都赋》:“ 三蜀 之豪,时来时往;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七》:“逐句求义者见《传》云‘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必疑谓无所忿懥而后得其正。如此戏论, 朱子 亦既破之矣,以其显为悖谬也。”
(2).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百喻经·父取儿耳璫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谈笑语言,曾无戏论。” 清 李贽 《观音问·与澄然》:“今幸世尊开我愚顽,顿能发起一念无上菩提之心……慎莫草草作语言戏论,反成大罪过也!” 清 恽敬 《与报国寺沙门无垢书》:“大师勿笑 惲子居 傍葛藤树为戏论也。”

心宗(xīn zō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信仰、宗教信仰或思想信念。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秀杰(xiù jié)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本领的人。

妍丑(yán chǒu)的意思:形容美丽和丑陋并存,既有妍丽的一面,又有丑陋的一面。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种性(zhǒng xìng)的意思:种类和性质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永明禅师真赞二首(其一)》。诗中以深邃的哲理和禅宗思想,描绘了对禅宗大师永明禅师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生命、梦境、因果、真理等深刻主题。

“三界种性,有万妍丑”,开篇即揭示了世间万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体现了对人生百态的洞察。

“生顺死逆,梦夜想昼”,描述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生与死、梦与醒之间的相互转换,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往复无间,声度垣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声音的穿透力,无论过去与未来,声音都能跨越界限,传达信息,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皆依末那,戏论成就”,提到末那识(藏文:意译为“我执”),在佛教中指个体自我意识的根源,通过戏论(无意义的辩论)形成自我概念,强调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而末那体,无作无受”,进一步阐述了末那识的本质,即它既不创造也不接受,如同空花,虽看似存在,实则并无实体,以此比喻自我意识的虚幻性。

“一念了知,光明通透”,强调了通过觉悟一念,能够洞悉宇宙真理,达到心灵的光明与通透,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觉醒的宗旨。

“我如是见,无有错谬”,表达出诗人对于禅宗见解的坚定信念,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没有错误。

“是为心宗,祖佛授手”,指出禅宗的核心在于心的觉醒,是祖师和佛陀亲自传授的智慧。

“孰振颓纲,秀杰奇茂”,赞扬永明禅师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振作衰败的教义,使佛法更加繁荣昌盛。

“稽首永明,月临星斗”,最后以礼赞的形式,向永明禅师致以最高的敬意,将他比作照亮夜空的明月,寓意其智慧与教诲如同星辰般璀璨,指引众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永明禅师的崇高敬仰,也蕴含了深刻的禅宗哲学思想,引导读者思考生命、自我、真理等根本问题。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渔家傲.题延陵别业

板扉小隐清溪曲。夜月罗浮花覆屋。

木笼戛戛摇生谷。庄田熟。桔皋悬向茅檐宿。

青山一片芙蓉簇。林皋逸韵敲横竹。

远浦轻帆低几幅。浓睡足。笑看小妇双鬟绿。

(0)

浣溪沙

向晚妆成懒出帷。徘徊对镜蹙愁眉。

自怜欢少只多悲。

花弄影时庭正午,鸟惊啼处日西垂。

觉来幽梦已难追。

(0)

踏莎行.秋夜

秋露泠泠,秋风细细。秋虫切切如私语。

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

秋入秋肠,愁生愁际。秋声听彻无情绪。

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

(0)

疏影.题梁蕉屏表叔“抚梅图”

古梅瘦石。似隐栖九里,断无尘迹。

枝北枝南,雪后霜前,几度问他消息。

沉吟树底摩挲遍,定写入、春风仙笔。

爱满庭、淡影疏香,能有几人消得。

犹记孤山山下,冻云吹散也,一湖寒碧。

渺矣林逋,寂寞空亭,何似此中清绝。

幽怀尽日忘言坐,共抱却、冬心高洁。

想月明、烟冷黄昏,还有翠禽曾识。

(0)

如梦令

帘卷绿窗风定。云鬓起来慵整。

罗袜下阶行,还是去年风景。人静。人静。

日午鸟啼花影。

(0)

浣溪沙.初夏

开到荼蘼花已残。垂帘犹自怯春寒。

困人时候雨连纤。

燕子将雏声细细,荷钱虽小叶团团。

一庭芳草绿如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