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家行》
《秦家行》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彗孛飞光天地九天瓦裂冤气

鬼哭声声怨赵高,宫花滴尽扶苏泪。

祸起萧墙不知戢,羽书催筑长城急。

剑上忠臣血未乾,沛公已向函关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飞光(fēi guāng)的意思:指迅速消失、一闪而逝。

扶苏(fú sū)的意思:指扶持、培养有才华的年轻人。

宫花(gōng huā)的意思:指宫廷中所种植的花卉,也用来比喻虚有其表、外表美丽而内在空虚的事物或人。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函关(hán guān)的意思:函关是一个古代词语,指的是以书信往来为主的交往关系。函关也可以表示两个地方或两个团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彗孛(huì bó)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光芒四射。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沛公(pèi gōng)的意思:指刘邦,刘邦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后来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瓦裂(wǎ liè)的意思:指瓦片或砖石出现裂缝,比喻关系破裂或分崩离析。

萧墙(xiāo qiáng)的意思:指室内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和动静。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冤气(yuān qì)的意思:指冤屈的气愤和怨恨之情。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祸起萧墙(huò qǐ xiāo qiáng)的意思:指祸患从家庭内部产生,家庭内部的纷争导致了灾祸的发生。

注释
彗孛:彗星和孛星,古人常认为是不祥之兆。
九天:指天的最高处,这里形容极高或天堂。
瓦裂:形容天象异常,有灾难降临之意。
冤气:冤屈或不平之气形成的氛围。
鬼哭:比喻极度的悲痛或不祥的预兆。
赵高:秦朝末年权臣,以奸诈著称。
宫花:宫中的花朵,代指宫廷。
扶苏:秦始皇长子,被赵高陷害致死,此处代表忠良被害。
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指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
不知戢:不知道停止或制止,戢:收敛、停止。
羽书:古代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
长城:这里特指加强防御的措施。
剑上忠臣血:比喻忠臣被杀,血迹未干。
沛公:刘邦,汉高祖,起兵前为沛县亭长,故称沛公。
函关:即函谷关,古代军事要地,常指进入关中地区的门户。
翻译
彗星和孛星的光芒照亮天地,仿佛天界瓦片裂开充满冤屈之气。
鬼魂哭泣声声怨恨着赵高,宫殿里的花朵似乎也滴下了扶苏的泪水。
灾祸从内部兴起却不知制止,紧急的军书催促着加快修筑长城。
忠诚大臣的鲜血还未干涸在剑上,刘邦已经向着函谷关进发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的画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秦朝暴政的批判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开篇“彗孛飞光照天地”一句,以彗星(彗星古时认为是凶兆)比喻秦朝末年的动荡不安,彗孛飞光象征着灾难降临,照耀天地则表明其影响之广泛。

“九天瓦裂屯冤气”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似乎也为民众的怨恨而破碎。这里的“九天”指的是最高的天界,而“瓦裂”则是比喻,表达了民间对秦朝暴政的强烈不满和悲愤。

“鬼哭声声怨赵高,宫花滴尽扶苏泪”这两句,直接点出了秦朝末年政治腐败和残酷。赵高是秦二世时的权臣,以残忍著称,他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无数冤魂之哭。同时,“宫花”象征着皇家,而“滴尽扶苏泪”则暗示了秦二世对功臣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时被囚禁)的不仁。

“祸起萧墙不知戢,羽书催筑长城急”这两句,继续批判了秦朝的暴政。萧墙本是防止敌人之物,但这里却成为灾难的象征,表明秦朝末年政治的混乱和危机。而“羽书”则指的是紧急的诏令,“催筑长城急”则反映了秦始皇在位时为了防御匈奴,不断加强边疆防御工程,民工死伤无数。

“剑上忠臣血未乾,沛公已向函关入”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抗暴政英雄的赞美。前半句中的“剑上忠臣血未乾”暗示着在反秦斗争中牺牲的忠诚之士,他们的鲜血尚未干涸,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牺牲。而后半句中的“沛公已向函关入”,则是指刘邦(即汉高祖)领导的起义军队已经开始行动,向函谷关进发,这里暗示着历史的转折点,即秦朝末年的动荡将要被推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既批判了暴政,也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展示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春日北行夜泊江口

泛泛桃花水,春风路几千。

月明寒食夜,人在广陵船。

极浦迷乡树,孤蓬接远天。

黄昏何处笛,吹绿一江烟。

(0)

刘两大入学宫作此勖之

汝读圣贤书,当学圣贤理。

理虽深无极,散在日用耳。

醒心体高堂,束意遇近事。

苟有欲为者,慎莫顺自己。

今既入泮宫,居然青衿矣。

功名岂有涯,所贵不在此。

既喜居人前,不足便可耻。

从今当勤学,奋志期兴起。

逆意勿为苦,他日乐无比。

黉门拜圣人,决定是君子。

严父可趋庭,良师可奉侍。

金声与玉振,于汝原可跂。

我虽老比丘,亦羡天伦喜。

父慈子则孝,此乐岂可拟。

学成见于用,有光于国史。

勿谓瀛洲远,便从今日始。

(0)

生日

今辰复何辰,杪秋月既望。

三十三年前,此时吾以降。

流光倏如驶,毕竟成何状。

去日已悠悠,来者亦莽莽。

酌酒以欢怀,颓然且自放。

(0)

采茶女

前村残月尚朦胧,路入茶田第几重。

叶露香黏纤指腻,花风凉袭小鬟松。

短歌相答莺喉软,嫩色才抽雀舌浓。

采得盈筐好归去,莫教野蝶尾行踪。

(0)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

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飞絮倚风摇。

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

梅坞任从长笛弄,竹窗闲把短檠挑。

何人剥啄传清唱,更喜残年乐事饶。

(0)

次韵和师黯寄王耿端公

嫉恶曾收柱后冠,淹沦今未复荣班。

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

厩马尚嘶骢奋迅,箧衣犹曝绣斓斑。

风流县尹多才思,时寄篇章与解颜。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