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晴山如沐。十里浓花似簇。
门外数竿修竹。
这首《如梦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开篇“一带晴山如沐”,以“晴山”为背景,赋予了山峦一种沐浴后的清新感,仿佛整个山体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十里浓花似簇”,将视线拉近,描绘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花朵密集得如同簇拥在一起,色彩斑斓,香气扑鼻,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鸡犬静无声,幽绝水通茅屋”两句,笔触细腻,通过“鸡犬静无声”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鸡犬是乡村常见的动物,它们的安静反衬出环境的宁静,同时也暗示着这里生活节奏的缓慢和自然的和谐。而“水通茅屋”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和谐,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简朴的茅屋,不仅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也增添了乡村的诗意。
最后,“摇绿。摇绿。门外数竿修竹。”以“摇绿”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门外竹林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绿色在春风中轻轻舞动,既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命力和自然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乡村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春天乡村的宁静与生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绝。
曾在沈香亭畔醉,偷谱清平三阕。
更取名花,图成粉本,惹杀狂蜂蝶。
盈盈著纸,误人几度攀折。
今日画可羞花,花偏入画,一样无分别。
可惜空山埋玉树,此恨只和花说。
纵有丹青,也应尘土,拌了娇红色。
花前一叹,胭脂乱扑成雪。
槿篱数折,爱取经穿林,碧痕凝暝。
篆烟飏鼎,对愔愔翠幄,一帘青影。
古黛连云,恰正朱阳昼永。淡炎景,看秀色染衣。
襟袖生冷。风过香满径。正杜兰蘅芜。众芳争迸。
正堪试茗。有清晖沁入,俗肠都净。
仲蔚庭前,一任烟榛露梗。
万绿屏,更眠琴月明人静。
小簟凉生,虚帷秋到,双星今夜相见。
巧思穿针,回文织锦,犹记曲廊深院。
辜负年时约,任瓜果、筵空谁荐?
笑他钿盒金钗,浪说他生宛转。
可奈残灯孤馆,问天上人间,赋情深浅。
孔雀东南,浮云西北,往事几回肠断。
怕见庭阴月,只解得、照人伊黯。
一水盈盈,空向银湾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