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编(chén biān)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言论或文章。
二晋(èr jìn)的意思:指两个朝代的时代特征相似或者相近。
乱亡(luàn wáng)的意思:指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或地方政权瓦解,人民流离失所的局面。
蒙尘(méng chén)的意思:指东西被积尘所覆盖,失去光洁。也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被埋没或受到损害。
屈辱(qū rǔ)的意思:遭受侮辱和羞辱。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三君(sān jūn)的意思:指三位君主或三个主要领导者,也可用来形容三个相互合作的人。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问罪(wèn zuì)的意思:追问罪行,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或受到惩罚。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兴邦(xīng bāng)的意思:指国家兴盛、国家强大。
延广(yán guǎng)的意思:延长和扩大。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争忍(zhēng rěn)的意思:争夺和忍耐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左衽吟》由宋代诗人邵雍所作,深刻探讨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国家兴衰的主题。邵雍以“自古御戎无上策,唯凭仁义是中原”开篇,点明了自古以来抵御外敌并无完美策略,唯有秉持仁义之道才是治理中原之根本。接着,“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表达了对国家军队出征和君主流离失所的无奈与痛心。
随后,“二晋乱亡成茂草,三君屈辱落陈编”,通过历史典故,指出晋国的混乱导致的灭亡以及君主的屈辱,如同历史长河中的草木与篇章,成为后世的警示。最后,“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亦一言”,邵雍借由“公闾延广”这一人物,强调了言语的力量,认为兴盛国家可能仅需一句真言,体现了他对道德与言论在国家治理中重要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左衽吟》不仅展现了邵雍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其对道德与仁义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
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绕山脚黄。
家山去此强百里,弟妹待我醉重阳。
风健旱鸿高晓景,露清圆碧照秋光。
莫看时节年年好,暗送搔头逐手霜。
蜀城春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
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
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
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