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充盈(chō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充足、丰富。
貂蝉(diāo chán)的意思:指美女,尤指妖媚动人的女子。
兜牟(dōu mù)的意思:兜牟是指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广平(guǎng píng)的意思:指广阔平坦的地势,也比喻安定平和的局面。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金城(jī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稳固的立场。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门闾(mén lǘ)的意思:指家门口的门槛,也泛指家门。
千钧(qiā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或力量极大。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体貌(tǐ mào)的意思:人的外貌和身体形态。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玉帐(yù zhàng)的意思:指君王的卧室,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卧室或寝室。
远民(yuǎn mín)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
主有(zhǔ yǒu)的意思:主要拥有,占有主导地位
宋广平(sòng guǎng píng)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待人和善,不计较个人得失。
- 翻译
- 今日我欣喜地歌咏高秋的到来,家门满溢着吉祥的气息。
他仪表堂堂,威严如千钧重物,精神饱满,令人敬畏。
他暂时让远方的百姓仰望如玉帐般的风采,我们知道圣明的君主拥有坚固的城池。
他身着兜牟(古代官服),如同貂蝉般高贵离去,五管(五官)难以掩盖他的才情,就像宋广平一样杰出。
- 注释
- 高秋:指秋季,尤其是天气晴朗、景色宜人的时节。
门闾:家门,代指家庭或居所。
玉帐:古代将帅的营帐,比喻显赫人物的威仪。
金城: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也象征国家的稳固。
兜牟:古代官员的头盔,这里借指官服。
貂蝉:古代美女,此处形容人的高贵气质。
五筦:五官,古人认为人的智慧和才华集中于眼耳鼻舌身。
宋广平: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有才华的官员,这里用来赞美诗中人物的才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喜悦和庆祝的氛围,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表达对君主生日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高秋”、“佳气”等词汇,形象地展现出一种祥瑞和谐的景象。
“喜咏高秋此日生”一句,以喜悦的心情咏叹这高贵而又吉庆的季节与君主生辰相吻合,显示了对君主圣诞的庆贺之意。接着,“门闾佳气想充盈”则通过描写家宅之间弥漫着美好的氛围,暗示了一种祥和且充满希望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堂堂体貌千钧重,凛凛精神一座倾”两句,用了“堂堂”、“凛凛”这样的叠词来形容君主的气度非凡,其威仪之重、精神之专注如同山岳一般不可动摇。
下片则从宏大的视角转向对远方民众的关怀与君主权力的展示。“暂使远民瞻玉帐”表达了诗人希望远处的百姓都能目睹到宫廷的辉煌,体会到君主的恩泽。而“要知圣主有金城”则是对君主拥有坚固城池的赞美,象征着国力的强盛和安全。
最后,“兜牟却作貂蝉去,五筦难淹宋广平”两句,则通过比喻手法,将那些不愿臣服、四处游移之人比作貉蝉,暗示这些人终将无法逃脱君主的法律和秩序。这里的“兜牟”、“五筦”都是古代对狡猾小人的称谓,而“宋广平”则是指历史上的宋朝时期的广平地区,这里用以比喻君主统治下的广阔而和平的疆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家庭祥瑞、君主威仪以及国家安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君主生日的庆祝与赞颂,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水图为霔僧录赋
城南长干古道场,至今舍利腾寒芒。
圣朝敕赐报恩额,梵宇宝塔增辉光。
霔公僧录久驻锡,宗风大振声名彰。
丈室经翻贝叶老,祇园树长昙花香。
有时斋罢坐挥麈,热恼消尽心清凉。
焚芗每喜铜篆古,启户静对钟山苍。
钟山咫尺欣相望,云气缥缈时飞扬。
图中景物宛相似,幽兴满前那可忘。
金谷园
齐奴豪奢世所无,大开金谷城西隅。
花间构亭走石渠,晓日光射珊瑚株。
绮罗围香拥名姝,诗酒或复来文儒。
放浪剧饮朝达晡,东风三日吹不苏。
自谓百岁常欢娱,岂知运去命与俱。
可怜楼前啼绿珠,繁华一旦如华胥。
人间俯仰岁易徂,但见遗址栖烟芜。
吁嗟齐奴不可呼,五马何尔行踟躇。
哀余淮南
安庆城,何其长。城北山兀兀,城南水汤汤。
下流带闽浙,上流襟江湘。
余侯昔日守此邦,遭时孔艰多陆梁。
群凶倡乱陷淮楚,贼锋远来谁敢当。
余侯仗义思报效,日夜并力修城隍。
许国何曾顾家室,奋刀直欲歼豺狼。
手提精兵才半万,身作藩维蔽一方。
屡陈忠义激将士,闲引诸生升讲堂。
人人思奋不携贰,奈时不支良可伤。
贼围四面势愈亟,扶病裹创赴敌场。
檄书不通外无援,困守孤城经七霜。
阖门节义古来少,应为世道扶纲常。
圣朝有诏重褒美,复敕立庙长淮傍。
睢阳淮南与浔阳,千秋万古同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