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海(bó hǎi)的意思:指水面很薄的海洋,也比喻事物的表面很薄弱。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分茅(fēn máo)的意思:指分配茅草作为屋顶的材料,比喻平均分配财产或权力。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海人(hǎi rén)的意思:指在海上工作或生活的人。
将无(jiāng wú)的意思:没有将来,没有希望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据险(jù xiǎn)的意思:依靠险要地势进行防御或抵抗。
列阵(liè zhèn)的意思:整齐地排列成行,形成有序的队伍或阵势。
凌烟(líng yān)的意思:高耸云霄,超越尘世,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茅岭(máo lǐng)的意思:指高山。也比喻难以逾越的困难。
铭功(míng gōng)的意思:铭记功绩,永远怀念。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石铭(shí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名字或字号刻在石碑上,以示纪念或警示。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巍峨(wēi é)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观的样子。
无敌(wú dí)的意思:没有对手,无可匹敌
象马(xiàng mǎ)的意思: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鼋鼍(yuán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庞大而难以对付。
分茅岭(fēn máo lǐng)的意思:指分开茅草做的屋顶,比喻分道扬镳或分手离别。
- 鉴赏
这首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铜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历史功绩的颂扬。
首句“分茅岭下寻铜柱”,开篇即以“分茅”这一古代封赏功臣的仪式,隐喻寻找历史上的丰碑,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追忆。接着“薄海人思汉伏波”一句,借汉代名将马援(字伏波)的事迹,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历史伟业的向往。
“列阵不难招象马,为梁真欲架鼋鼍”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英雄们不仅能够轻易地组织强大的军队,甚至能像架设桥梁一样,跨越困难与障碍,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勇气。
“山川据险将无敌,金石铭功在不磨”则进一步强调英雄们的智慧与坚韧,他们利用天险抵御敌人,而他们的功绩则如同镌刻在金石之上,永不褪色,象征着历史的铭记与传承。
最后,“莫道南征犹缓计,凌烟他日看巍峨”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英雄的期待。它暗示即使当前的征伐还未完成,但未来必定会有新的英雄涌现,他们的功勋将如同凌烟阁上的画像一般,巍然屹立,永载史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意,以及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英雄的期待与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朕读皇祖御制清文鉴知我国初旧俗有取鹿尾氄毛缘袖以代金线者盖彼时居关外金线殊艰致也去秋塞外较猎偶忆此事告之先皇后皇后即制此燧囊以献今览其物曷胜悼怆因成长句以志遗徽
练裙缯服曾闻古,土壁葛灯莫忘前。
共我同心思示俭,即兹知要允称贤。
钩绦尚忆椒闱献,缜致空馀綵线连。
何事顿悲成旧物,音尘满眼泪潸然。
襄阳怀古
衰柳斜阳古大堤,秋风禾黍习家池。
小儿不唱拦街曲,过客犹寻堕泪碑。
左传注成元凯癖,唐音刻尽浩然诗。
兴亡多少伤心事,惟有襄山汉水知。
宋驸马王诜江山胜览图
王郎妙手绝代无,生绡写出江山图。
飘扬天趣入三昧,点染意象争锱铢。
远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带横秋色。
老树参差曲岸妨,回波摇荡崩堤仄。
人家临水尽开门,俨如鸡犬声相喧。
万杉路隔烟霞洞,独木桥通杨柳村。
忽然突起作险状,两厓怪石森屏障。
峰回麓转势复平,贾舶渔舟互来往。
楼台隐隐云中起,叠嶂层峦青未巳。
风帆渺渺天际来,咫尺浑同千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