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日》
《五日》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湘魄能传楚泽芳,何如倒载醉襄阳。

夕阴空照栽葵圃,宿雨难乾打麦场。

龙去涎留丹井湿,燕归泥落墨池香。

枉将黍粽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打麦(dǎ mài)的意思:指用力量或手段剥夺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丹井(dān jǐng)的意思:指人的心境或情感纯洁如丹,不受外界诱惑或污染。

倒载(dǎo zài)的意思:指负担、承担。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蛟窟(jiāo kū)的意思:蛟窟是指蛟龙的巢穴,比喻恶劣的环境或难以逃脱的困境。

落墨(luò mò)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涂上墨汁,也泛指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

墨池(mò chí)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黍粽(shǔ zòng)的意思:黍粽是指黍米做成的粽子,比喻贫苦人家的食物。也用来形容贫穷、贫困。

水荒(shuǐ huāng)的意思:指水资源短缺或供水不足的情况。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阴空(yīn kō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没有阳光。形容天气阴暗、乌云密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后的农村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农业劳作的深切感受。

"湘魄能传楚泽芳"一句,以湖南之神湘魄为喻,传递出楚地水泽丰盛、生机勃勃的情趣。紧接着的"何如倒载醉襄阳"则以倒装的马车比喻农民在收获季节中的欢乐与满足,如同醉酒般的喜悦。

"夕阴空照栽葵圃,宿雨难乾打麦场"两句,分别描绘了傍晚时分阴云覆盖下的菜园,以及因连日细雨未干的麦田。这里展现了自然界在收获季节的多变和丰沛。

接着,"龙去涎留丹井湿,燕归泥落墨池香"两句,则描绘了龙蛇蛰伏之地仍有余温,燕子归巢时带来的泥土芬芳。这里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生殖力。

最后,"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一句,以沉没在蛟龙洞穴中的黍粽(一种农作物)比喻农民辛勤劳作后的收获,并且通过移植到江边村庄的水田,表达了对土地丰饶与劳动成果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荣富足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喜迁莺

清和时序。望桂影渐生,薰风微度。

拂□金枝,传芳玉叶,天下瑞麟重睹。

竞敕谢庭,兰□振振,西痈□鹭。

庆门里,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声誉。

喧盛世,咏少□□,□□□□□。

□□□□,□□□□,□□□□□□。

今辰称美,愿与冈陵同固。更著取。

继沂公勋业,东平茅土。

(0)

行香子

漫漫晴波,澹澹云罗。傍春江、是处经过。

桃花解笑,杨柳能歌。尽百年身,千古意,两蹉跎。

酒恶无聊,诗苦成魔。只闲情、不易消磨。

几人樵径,何处山阿。恨夕阳迟,芳草远,落红多。

(0)

玉楼春

人间鬓发随秋换。天上月明秋又半。

月边仍有女乘鸾,万古与谁期汗漫。

天翁苦被闲人管。月好却嫌秋夜短。

如何能得夜年长,月也长如今夜满。

(0)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飞桥检校公务。

当年题柱非无意,借用池墨玄雨。沱共渚。

早有路潜通,海上三神屿。归来笑语。

便玉螮横空,金猊跨海,安有野亭趣。

裴中令,别墅相师惟许。倡酬声应钟吕。

若教子午成丁卯,容得老渔寻句。忙唤醑。

好净洗穷愁,却与论诗谱。西风道古。

我欲系匏瓜,匏瓜何在,缑氏已无圃。

(0)

踏云行

自在闲人,逍遥烈士。清贫快乐忘尘事。

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

或隐山林,或居廛市。劝人回首头头是。

尘中诱化结良缘,云朋霞友应翘俟。

(0)

瑞鹧鸪.咏茶

卢仝七碗已升天。拨雪黄芽傲睡仙。

虽是旗枪为绝品,亦凭水火结良缘。

兔毫盏热铺金蕊,蟹眼汤煎泻玉泉。

昨日一杯醒宿酒,至今神爽不能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