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弗父何,让德报以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亩(bǎi mǔ)的意思:指面积很小,只有百亩的田地。形容贫穷、贫困。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大厦(dà shà)的意思:形容局势危急,事物即将崩溃或灭亡。
大器(dà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潜力较大,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充分发展和展现出来。
鼎铉(dǐng xuà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才兼备。
东周(dōng zhōu)的意思:指事物的转机或变动,也指事物的兴衰更替。
合分(hé fēn)的意思:指事物的合并和分割。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嘉种(jiā zhǒng)的意思:指好的品种、好的种子。比喻优秀的后代或者优秀的事物。
郏鄏(jiá rǔ)的意思:指人物才能出众,超群出众。
乐心(lè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乐观向上的心态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莽卤(mǎng lǔ)的意思:形容人粗鲁无礼,不知规矩。
末代(mò dài)的意思:指某一类事物或人的最后一代,也可指末尾的一代或最后一任。
盼盼(pàn pàn)的意思:渴望、期待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让德(ràng dé)的意思:指以德行为依归,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事。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诗礼(shī lǐ)的意思:诗礼是指诗歌和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诗指的是古代的诗歌作品,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规范。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庭趋(tíng qū)的意思:指人们在庭院或室内迅速行走,形容忙碌或匆忙的样子。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王侯(wáng hóu)的意思:指王公贵族,也用来形容权势显赫的人。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蚁穴(yǐ xuè)的意思:蚂蚁挖的洞穴,比喻微小而弱小的力量,但是聚集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予夺(yǔ duó)的意思:给予和夺取,指给予和夺取权力、地位、财物等。
云仍(yún réng)的意思:云彩依然飘动,形容事物依旧不变。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 注释
- 鸡豚:鸡和猪。
栅翁:篱笆边的农夫。
仲尼:孔子的别称。
志百亩:指耕种百亩田地。
弗父何:鲁国历史人物,以其谦让闻名。
让德:谦让的品德。
蚁穴:比喻微小的事物。
林庙:古代祭祀场所。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大器:伟大的事业。
郏鄏:古地名,今河南洛阳一带。
鼎铉:古代象征权力的器物。
末代:指历史的晚期。
- 翻译
- 农夫在篱笆旁养鸡猪,期盼着丰收的季节来临。
孔子的教诲流传万世,难道只是为了耕种百亩田地。
谁又能想到,弗父何的谦让美德,换来了鲁国的尊重。
小小的蚂蚁窝,也能孕育出王侯将相,林庙就是它们的归宿。
东周时期的精神,难道不体现在文王和武王的礼乐之中。
伟大的事业似乎有神助,给予和夺取都应敬畏。
郏鄏的鼎铉显赫,但弱小的手臂却难以举起。
大厦庇护着黎民百姓,如同云彩聚集在殿堂四周。
诗书礼仪世代相传,优良的种子不会被荒废。
庭院中行礼如仪,这是末代的风范,值得我们回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怀。
“鸡豚邻栅翁,盼盼延允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古代学者研究经典图景,其中“鸡豚”指的是家禽,即鸡犬相闻之声,形象地表达了书房之内的宁静与安详。诗人借此传达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仲尼土万世,岂必志百亩。”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孔子及其学说的不朽价值。“仲尼”是孔子的尊称,“土万世”指的是地久年华,即永久传承。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强调了文化的永恒性。
“谁知弗父何,讓德报以鲁。”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露。“弗父”可能是对某位先贤或祖宗的敬称,“让德报以鲁”则是在说诗人自己的德行和品格应当效仿古代圣贤,以此回报祖先。
“蚁穴几王侯,林庙此其所。” 这两句通过“蚁穴”与“王侯”的对比,以及“林庙”这个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和自然永恒的主题。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思考。
“东周礼乐心,岂不在文武。” 这两句则是对古代文化的高度评价。“东周”指的是周朝末期,而“礼乐”是那一时期的文化精髓。诗人认为这种精神传统应当被后世所重视。
“大器信有神,予夺孰敢侮。” 这两句则是在强调个人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大器”意指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而“信有神”则是对他们内心信仰的肯定。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精神的尊崇和自觉担当。
“郏鄏鼎铉雄,弱臂竟莫举。”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器物的描绘,以及个人力量不足以匹敌历史沉重性的感慨,展示了诗人面对文化遗产时的敬畏之心。
“大厦庇生民,云仍合分庑。” 这两句则是在描写宏伟建筑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大厦”指的是宏大的宫殿或陵墓,而“庇生民”则是这些建筑对于后世的保护作用。
“诗礼世其传,嘉种无莽卤。” 这两句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期望和祝愿。“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文学与礼仪,“世其传”强调了这种传统应当世代相传。诗人希望这样的美好事物能够得到永远的传承而不被遗忘。
“庭趋揖须眉,返此末代古。” 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个人对于历史、文化和时代变迁的一种复杂情感。“庭趋”指的是在庭院中行走,“揖須眉”则是形容诗人在思考时的神态。最后“返此末代古”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代的追思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广博和深厚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