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皖 江 明 /李 先 芳 皖 江 阴 乍 晴 ,鳞 鳞 秋 浪 生 。岸 回 村 树 隐 ,潮 落 海 云 平 。鱼 米 舟 中 市 ,人 烟 水 上 城 。不 须 遥 问 渡 ,前 路 是 浮 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浮萍(fú pí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江阴(jiāng yīn)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气度高远,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鳞鳞(lí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绵不断。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秋浪(qiū làng)的意思:秋浪指的是秋天的波浪,比喻事物的变化和起伏。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上城(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攀登城墙或登上城楼,也比喻攀登事业的高峰或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先芳的《皖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首句"皖江阴乍晴",点出地点和天气变化,阴雨初晴,江面波光粼粼,透出清新之感。"鳞鳞秋浪生"形象地刻画了江水微波荡漾的动态美。
接下来两句"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通过"岸回"和"村树隐"展现出江岸曲线优美,村庄在树影中若隐若现,而"潮落海云平"则描绘了潮水退去后,天边云彩与水面齐平的宁静画面。
"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特色,舟楫穿梭,市场繁忙,人们的生活与江水紧密相连,"水上城"更是别具一格,显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城市风貌。
最后,"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以浮萍自比,寓意前行之路虽然不确定,但无需过多忧虑,因为前方就是生活的自然状态,给人以淡然和随缘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生动展现了皖江地区水乡的恬静与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望圣监南岳庙
还乡同赴紫宸朝,笑语从容慰寂寥。
白发侵凌今满鉴,青春羁旅旧连镳。
易江小隐西园在,湘浦新除道路遥。
老境不堪论契阔,东风官柳乱堤桥。
望海潮.吊杨芳与黄岩妓投江
彩筒角黍,兰桡画舫,佳时竟吊沅湘。
古意未收,新愁又起,断魂流水茫茫。堪笑又堪伤。
有临皋仙子,连璧檀郎。
暗约同归,远烟深处开沧浪。倚楼魂已飞扬。
共偷挥玉箸,痛饮霞觞。
烟水无情,揉花碎玉,空馀怨抑凄凉。杨谢旧遗芳。
算世间纵有,不恁非常。
但看芙蓉并蒂,他日一双双。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