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郊居》
《秋日郊居》全文
宋 / 郭秉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叶惊初下,烦襟喜复清。

云边开岫色,风外送溪声

菊引陶潜兴,莼牵张翰情。

迎眸秋色远,顿觉杖藜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迎眸(yíng móu)的意思:迎面注视对方的眼睛,表示真诚和自信。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注释
一叶:一片。
惊:使...惊讶。
初下:刚刚落下。
烦襟:烦恼的心情。
复清:再次变得清新。
云边:云雾边缘。
开岫色:显露出山峦的颜色。
风外:风中。
送溪声:送来溪水的声音。
菊:菊花。
引:引起。
陶潜兴: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莼:莼菜。
牵:引发。
张翰情:张翰的思乡之情。
迎眸:映入眼帘。
秋色远:远处的秋景。
顿觉:立刻感到。
杖藜:手杖。
轻:轻盈。
翻译
一片叶子轻轻落下,让人心烦意乱的心情变得清新。
云雾缭绕的山峦显露出美丽的色彩,风中传来溪水潺潺的声音。
菊花让人想起陶渊明的隐逸之情,莼菜引发张翰对故乡的思念。
满眼秋色映入眼帘,顿时觉得手里的拐杖都轻了许多。
鉴赏

这首宋朝郭秉哲的《秋日郊居》描绘了秋天初临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一叶惊初下”以落叶为引子,暗示了季节的转换,诗人被这悄然飘落的一片叶子所触动,心情由烦闷转为舒畅。“烦襟喜复清”直接表达了这种由烦恼到清爽的心境变化。

接下来,“云边开岫色”描绘了远处山峦在云雾中的朦胧之美,展现了郊居环境的宁静与开阔。“风外送溪声”则通过听觉,让读者感受到微风吹过溪水带来的潺潺声响,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菊引陶潜兴”借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亲近。“莼牵张翰情”则借张翰因思念家乡莼菜而辞官归乡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迎眸秋色远,顿觉杖藜轻”,诗人沉浸在秋色之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远方的秋意,这使得他感到步履都变得轻松起来,心境更加悠然自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秋日郊居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作者介绍

郭秉哲
朝代:宋

郭秉哲,字睿伯,临安(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领乡贡。事见《宋诗拾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题王慕韩渡江图

登舻当月朏,鼓棹及风轻。

波浪浮春气,星河泛夜明。

壮情真叱驭,高咏远流声。

德被光生岸,朝暾似已迎。

(0)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其二

春林花落鸟啼喈,记别山堂下佛阶。

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

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

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

(0)

嘉庆辛酉十二月二十日访方天民于龙眠

寒空欲雪雨霏微,草径孤筇傍石矶。

碧玉山围修竹宅,梅花时叩故人扉。

苍茫旧事谈尘劫,寂历新诗近道机。

更约小桃红破后,来餐春涧蕨芽肥。

(0)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四

路掩青山旧孝陵,村零黄叶古江乘。

骑驴共踏秋风里,新识南宗小院僧。

(0)

方坳堂观瀑图

泰山北面寒岩谷,曾逐溪声就朗公。

莫道出山泉竟去,举头长在碧云中。

(0)

江路又一首

无复平生侣,重于故迹经。

春风吹短发,江路数长亭。

帆远横天白,山多跨地青。

寂寥仍独往,风浪接沧溟。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