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菘》
《种菘》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老圃相传秋后菘,砖炉石铫一年冬。

宁知迟种迟于我,又见南薰上番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ǒngsōng
sòng / fāngyuè

lǎoxiāngchuánqiūhòusōngzhuānshíyáoniándōng

níngzhīchízhǒngchíyòujiànnánxūnshàngfān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老圃(lǎo pǔ)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以指老农民。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上番(shàng fān)的意思:上任,上岗,指官员上任或上岗工作。

石铫(shí yáo)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坚定不移,心意不改。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翻译
老园丁相传秋天过后才种植菘菜,
用砖炉和石铫烹煮,度过整个冬天。
注释
老圃:年长的园丁。
相传:世代相传。
菘:一种耐寒的蔬菜,如大白菜。
砖炉:用砖砌成的炉子。
石铫:古代的一种石制煮水器。
宁知:岂料。
迟种:晚种。
迟于我:比我更晚。
南薰:南方的薰风,温暖的春风。
番风:换季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事与时序变化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农业劳动和自然规律的深刻体会。首句“老圃相传秋后菘”,通过老农的口述历史,告知人们秋季之后是种植菘(一种根类蔬菜)的最佳时机,展示了农事活动与季节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

接下来的“砖炉石铫一年冬”则勾勒出一幅严寒冬日里烹饪食物的情景。砖制成的小炉和石质的锅具,都是古代取暖与烹调食物的工具。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还描绘了一种在严寒中寻求温暖与食物的生活画面。

第三句“宁知迟种迟于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种植时机掌握不准确的反思。这里的“我”字,增加了一份自省之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农业劳动中对时间把握的谨慎态度。

最后,“又见南薰上番风”,则是诗人再次观察到自然界中的变化。这里的“南薰”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上番风"则是在描述这植物随着季节更迭而生长的景象。这里透露出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序流转中生命力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农业文化情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赠常侍御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

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

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0)

寓言三首·其三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0)

对雨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0)

冬夕

寒蛩独罢织,湘雁犹能鸣。

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

回首嗟淹泊,城头北斗横。

(0)

题平望驿

一派吴兴水,西来此驿分。

路遥经几日,身去是孤云。

雨气朝忙蚁,雷声夜聚蚊。

何堪秋草色,到处重离群。

(0)

圆灵水镜

凤池开月镜,清莹写寥天。

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悬。

菱花凝泛滟,桂树映清鲜。

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

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

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