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闺思》
《点绛唇.闺思》全文
宋 / 李清照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情绪(qíng xù)的意思:指人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柔肠(r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人性情温和、心地柔软。

深闺(shēn guī)的意思:指女子长期闭门不出、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望断(wàng duàn)的意思:形容期望非常迫切,但无法达到,心情极度失望。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惜春(xī chūn)的意思: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催花雨(cuī huā yǔ)的意思:指人的言语或行动能够促使花草开放,形容人的才华或魅力能够使事物获得新生。

注释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
翻译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寂寞和愁绪之情。"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开篇即设定了整体的情感基调,闺中人静,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忧伤。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惜别和哀叹—"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不舍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寄托,但却又发现连心头所系也终究是虚幻。"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这两句,通过对远方故土的眺望和对亲人、朋友或情感联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情感真挚,是一首抒发闺中幽思、哀叹时光流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朝代:宋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生辰: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猜你喜欢

夏日十二首·其十一

蛩怨青莎老,萤飞秋水深。

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雄剑鸣初匣,寒衣补硬针。

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

(0)

哲宗皇帝挽词四首·其四

七月宫车驾,西陵观阙新。

风云悲厚夜,羽卫异时巡。

落月低金爵,秋芜暗石麟。

威灵凛如在,善继有天伦。

(0)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二

辞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

山林独往意,衮绣太平功。

布被终身俭,貂冠一命崇。

他年两行泪,碑下泣羊公。

(0)

夜意

每见青桐落,常虞白发侵。

伤心惟片月,不睡更清砧。

蟋蟀秋声早,银河夜色深。

崎岖无限意,萧索一长吟。

(0)

和陈器之苦雨

急雨凄风未肯归,三川烟树远凄迷。

泻山涨潦千霆怒,到地重云万幕低。

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

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

(0)

即事

雨蘖生朝菌,秋墙长若邪。

槐榆蔽穷巷,藜藋接邻家。

但愿好事酒,无劳长者车。

御冬须旨蓄,吾亦问生涯。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