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磴(fēng dèng)的意思:形容山路陡峭,像楼梯一样的阶梯。
光彩(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辉、荣耀、美丽等光彩夺目。
荒僻(huāng pì)的意思:偏僻荒凉的地方,形容地处偏远、人烟稀少。
卷帙(juàn zhì)的意思:指文书繁多,卷卷帙帙,形容数量多且庞大。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穹窒(qióng zhì)的意思:指天空无边无际,地面广阔无垠,形容视野开阔,一望无际。
桑梓(sāng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扫洒(sǎo sǎ)的意思:清扫干净、洗净。
设疑(shè yí)的意思:怀疑,对某事或某人产生疑虑。
素位(sù wèi)的意思:指平时的地位、身份。也可以表示平常的、普通的。
恬淡(tián dàn)的意思:恬淡指人的心情、性格或氛围平和、宁静、淡泊,不喜欢繁华喧嚣,追求简单、安宁的生活态度。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虚设(xū shè)的意思:假设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或情况
岩窦(yán dòu)的意思:指深山中的岩石洞穴。
疑相(yí xiāng)的意思:怀疑对方的真实意图或动机。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夷居(yí jū)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在边远、荒凉或外邦的地方。
幽垲(yōu kǎi)的意思:指高山远离尘嚣的地方,也比喻高深莫测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描述了他发现并改造一个隐蔽古洞的过程,以及在此处生活的简朴而自得其乐的情境。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开篇点出洞穴隐藏在荒凉偏僻之地,仿佛等待着被发现。"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诗人艰难地穿过丛生的草木,选择了一个通风阴凉的好地方居住,内心充满喜悦。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他利用天然的岩洞作为灶台和床铺,生活设施简单却顺应自然。"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扫洒",诗人细致地打理洞穴,使之变得洁净舒适。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虽然书籍随意摆放,但酒壶的光芒却增添了生活的色彩,显示出诗人虽处简陋,却有读书品茗的乐趣。"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他坦然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心境宁静,满足于淡泊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表达了诗人虽然思念家乡,但在当前的环境中,他感到无怨无悔,享受着这种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画面,体现了王守仁儒家心学与道家隐逸思想的融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步绿阴园遂登凝翠亭
馀春去已远,绿水涵新塘。
渐爱树阴密,初迎蕙风凉。
高亭可四望,绕郭青山长。
野色晚更好,岚曛共微茫。
幽怀不可写,雅咏同谁觞。
明月如慰我,开轩送清光。
送韩子华
嗟我久不见韩子,如读古书思古人。
忽然相逢又数日,笑语反不共一樽。
谏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子华笔力天马足,驽骀千百谁可群。
嗟予老钝不自笑,尚欲疾走追其尘。
子华有时高谈骇我听,荣枯万物移秋春。
所以不见令我思,见之如饮玉醴醇。
叩门下马忽来别,高帆得风披飞云。
离怀有酒不及写,别后慰我寓于文。
送孟都官知蜀州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
几驿秦亭尽,千山蜀鸟啼。
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
向阙应东望,云深陇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