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女子倚栏远眺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小颦对起石州山”,以女子轻蹙的眉头与远处的石州山相对应,巧妙地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女子的细微表情与山峦的静默形成对比,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绪。
次句“杨柳分青入髻鬟”,通过描写杨柳的嫩绿与女子的发髻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隐喻了女子青春的美好与娇艳。杨柳的柔韧与女子的秀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乍识春风眼如鹘”,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的眼睛比作敏锐的鹘鸟,形象地表达了她在春风中初次感受到的喜悦与好奇。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眼神灵动,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最后一句“为谁无语独凭阑”,通过女子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沉默不语的情景,透露出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或许是在等待某人的到来,或是对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感到忧虑。这句话简洁而富有深意,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外在行为和内在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里一个女子的独特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琐碎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五日泊舟北神与关圣功唐充之李元辅作别意殊惘然端午日行次洪泽把酒北望已如异世事矣因念屈大夫之死正是此日慨然有感于心辄成长韵奉寄李民师翁士时来可求和也
麦上蝴蝶飞,水边鸂鶒卧。
却望山阳城,已若一梦过。
今晨又端午,把酒意亦惰。
风回浪蹙船,闸浅沙著柂。
故人阻情话,客子且清坐。
更念屈大夫,是日遇奇祸。
空馀后世名,第子只增些。
宝璐与明月,皎皎不受涴。
固知汨罗沈,可到首阳饿。
还书二三老,此语君可和。
游湖归晚
恋恋西湖景,山头带夕阳。
归禽翻竹露,落果响芹塘。
叶倚风中静,鱼游水底凉。
半亭明月色,荷气恼人香。
程之徒
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
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
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
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
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
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
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
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
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
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
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
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
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
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
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
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
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
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
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
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
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
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
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
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
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
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
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
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
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程之徒》【宋·李正民】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267c67d10b67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