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荣(āi róng)的意思:指因忠诚、坚贞而受辱,却因此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和尊敬。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方穿(fāng chuān)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的形状、结构合理,穿插有序。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极哀(jí āi)的意思:非常悲伤或者极度哀痛的状态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曲突(qǔ tū)的意思:形容言行相悖,矛盾不一致。
生学(shēng xué)的意思:生学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无验(wú yàn)的意思:没有经过验证或证实,缺乏根据或证据。
学董(xué dǒng)的意思:
旧指学校负责人。如:各村选举有威望的热心教育的学董一人,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倚赖(yǐ lài)的意思:依靠、依赖他人的支持或帮助。
赠襚(zèng suì)的意思:赠送财物或礼品以示敬意或庆祝。
- 注释
- 从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边塞:边境地区,这里指朝廷决策。
慷慨:激昂,充满热情。
庙堂:朝廷,代指国家决策场所。
曲突:比喻预防措施,曲突徙薪。
非无验:并非没有实际效果。
方穿:刚提出的建议。
不行:未被采纳。
搢绅:古代官员插笏于带间,借指官员。
倚赖:依赖,依靠。
赠襚:赠予丧葬用品,表示哀悼和敬意。
公孙贵:公孙弘,汉代名臣,位高权重。
董生:董仲舒,西汉学者,以儒家著称。
- 翻译
- 在边塞从容讨论国事,朝廷上热烈辩论
预防火灾的建议并非没有实效,但有时会被忽视
官员们始终依赖贤能之士,对去世者的追赠充满哀荣
他们并不羡慕公孙弘那样的显贵,一生追求像董仲舒那样的学问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气息的诗歌,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士大夫在朝堂上议论国事时的情景。开篇“从容边塞议,慷慨庙堂争”两句,以一种轻松自如又不失庄重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参与国家边疆之事和庙堂之辩的场面,这里的“议”和“争”字眼,显示出一种深思熟虑而又充满激情的讨论氛围。
接着,“曲突非无验,方穿有不行”两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诗人所持观点的正确性和不可行之策的错误。这里的“曲突”和“方穿”,形象地描绘出不同意见之间的碰撞和分歧,而“验”和“行”的使用,则凸显了诗人的言论具有实践检验的基础,是可行的。
第三句“搢绅终倚赖,赠襚极哀荣”则转向了一种依赖与馈赠的情感表达。这里的“搢绅”和“终倚赖”,表现出诗人对某种力量或观念的依靠,而“赠襚极哀荣”则是对这种依赖的一种哀求和渴望,这里的“哀荣”二字,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
最后,“岂慕公孙贵,平生学董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追慕之情,以及他一生的学习态度。这里的“岂慕”,表现出一种怀念和向往,而“公孙贵”则是指历史上的公孙弘,他的一生以学问自持,颇受赞誉;“平生学董生”,则是说诗人一生追随学习的是像董仲舒那样的儒家学者,这里的“董生”,指的是汉代的著名经学家董仲舒。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对正确观点的坚持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位士大夫的责任感、学识水平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约庭中赏紫牡丹作进酒歌悼张子
人逢花下偏宜酒,况复名花世罕有。
魏公园中擅品奇,贵妃宫内传名久。
此种云自洛阳来,江左移将不易开。
纤纤映日新妆丽,袅袅临风舞袖回。
珍重祗怜倾国色,沈沦肯惜少年才。
密友看花记昔时,张仲当筵亦太痴。
一曲强簪花调笑,百杯犹诉酒行迟。
但见芳菲花不改,空思鸡黍人何在。
春风解道有时还,朝露宁知莫相待。
可因白发耻看花,若个朱颜得驻霞。
兄弟谢庭多乐事,世人徒数季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