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胡僧(hú sēng)的意思:指没有正当身份、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酒肉(jiǔ ròu)的意思:指喜欢酒肉、嗜好饮食的朋友。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石(qiān dàn)的意思:千石指的是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千石粮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的数量非常多。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戍卒(shù zú)的意思:指在边境或要塞守卫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忠诚守护的人。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遇事(yù shì)的意思: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的应对方式或态度。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二千石(èr qiān dàn)的意思:表示一个人的能力或者价值超过了一般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众。
归去来(guī qù lái)的意思:指人离开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 翻译
- 高声歌唱着回归去,这难道不是已经太迟了吗?
遇到事情假装耳聋,跟随他人就被唤作愚笨。
胡僧需要酒肉,守边士兵借用亭台。
我并非没有两千石的官职,悠闲生活自可欢笑。
- 注释
- 长歌:高声歌唱。
归去来:回归去。
无乃:恐怕,岂非。
已迟:太迟。
佯:假装。
如:像。
聩:耳聋。
呆:愚笨。
胡僧:外国和尚。
需:需要。
酒肉:酒和肉。
戍卒:守边士兵。
借:借用。
亭台:亭子或平台。
岂:难道。
二千石:古代官员的一种级别,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官员。
闲居:悠闲生活。
自可咍:自然可以欢笑。
- 鉴赏
诗中“长歌归去来,无乃已迟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遇事佯如聩,从人唤作呆"则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无奈与孤立,似乎在用一种自嘲的口吻描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
"胡僧需酒肉,戍卒借亭台"两句中,“胡僧”指的是外来的和尚,这里可能是比喻某种外来或异己力量对资源的占有。"戍卒借亭台"则可能隐含着对权力与地位争夺的无奈。
最后,“岂不二千石,闲居自可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即便是拥有相当的物质基础,也可以选择一种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以及个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咏今怀重以长句荅之
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
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
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