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竹》
《新竹》全文
唐 / 刘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泪点(lèi diǎn)的意思:指人的感情容易受到触动,很容易流泪。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偏爱(piān ài)的意思:有偏袒之心,对某人或某物有特别的喜爱或偏向。

碎金(suì jīn)的意思:指金属碎片,比喻价值不高或零碎的金属。

无凭(wú píng)的意思:没有凭证或证据。

湘妃(x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心高(xīn gāo)的意思:自负、傲慢、自高自大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摇风(yáo fēng)的意思:摇动风,指摇动空气,引起风起。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新竹》由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诗人刘兼所作,通过对新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开篇即以“卧砌”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新竹在窗边墙角的姿态,仿佛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幽雅,起到了独特的点缀作用。

颔联“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进一步通过光影与声音的交织,刻画出新竹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和微风吹拂时的轻盈姿态。月光透过竹叶,如同碎金般洒落,而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犹如寒玉敲击,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颈联“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费叟烟波碧,可能是指竹子在水边生长,其翠绿映照水面,如同碧波荡漾;湘妃泪点红,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湘妃因哀伤而哭泣,泪水染红了竹子的故事,象征竹子虽历经风雨,却依然保持其本色不变,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尾联“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引用了东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爱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尚品质的钦佩之情。竹子不仅在雪霜中保持其挺拔的姿态,更以其空灵的心性和高洁的品格,赢得了诗人乃至历史上的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赞美。

综上所述,《新竹》一诗通过对新竹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深深敬仰,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兼
朝代:唐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赠平主事弼侯新居·其五

连朝愁酷热,台榭拟攀跻。

瓜果消炎日,诗文寄赫蹄。

长林麋鹿性,丰草野禽栖。

乘兴探幽邃,应教出处迷。

(0)

买蛩·其二

乍似潜阴砌,旋疑隔曲房。

哀鸣声远近,明月夜苍凉。

客梦秋长醒,清心听不妨。

东山嗤谢傅,丝竹近淫荒。

(0)

仲夏与诸同人游王园先至明复庵别业即与同往乘兴复至丰台分韵得诗五首·其五

谈深花渐落,饮罢日初低。

醒酒风生竹,烹茶水掬溪。

松间云欲去,枝上鸟还啼。

临别频回首,烟光满大堤。

(0)

题千佛山精舍二首·其一

磴道历残雪,攀援陟翠峦。

诸天龛石穴,清梵落云端。

妙谛閒中悟,尘寰世外看。

万家烟雾里,攘攘正冲寒。

(0)

送单青侅任龙门令

黄钟废己久,秋兰在虚谷。

古音谁复考,孤芳媚幽独。

人生不相知,深情向谁告。

榛苓望所思,道远隔川陆。

头白甫交欢,旋伤离愁续。

相遇一何难,相违一何促。

君歌游子吟,我奏离鸿曲。

歌曲声激昂,褰裳野踯躅。

(0)

寿乔山人兆三八十初度·其三

翁年今八十,貌古发未白。

朝看原上山,暮看松间鹤。

泉石茹清贞,林峦资盘礴。

虽有岁功营,未能免力作。

即事多好怀,兼之忘城郭。

汉阴有淳风,于焉老栖托。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