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号(āi háo)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哭泣声音悲切哀婉。
华严(huá yá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辞藻华丽而丰富。
江神(jiāng shén)的意思:指江河中的神灵,也泛指水神。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没与(méi yǔ)的意思:指没有交谈或交流。
蜀江(shǔ ji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逾千(yú qiān)的意思:超过一千
祖送(zǔ sòng)的意思:祖辈离世,子孙送葬,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和缅怀。
- 注释
- 善颂堂:一个可能的聚会场所。
华严会:佛教华严宗的集会。
天:指上天或神明。
没:死亡。
佛:佛教中的佛陀。
祖送:出殡时的送行。
千两:古代重量单位,形容葬礼规模大。
哀号:悲痛的哭泣。
四邻:周围邻居。
瑞筠社:可能是祭祀的祠堂。
蜀江:特定的江河,可能指四川的某条江。
神:神灵。
- 翻译
- 在善颂堂中的宾客,是华严会上的人。
他们生前被上天庇佑,死后与佛祖关系亲近。
葬礼上的仪式盛大,超过千两金银花费,悲泣之声震动四周邻居。
应当在瑞筠社祭祀他们,永远配享蜀江的神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 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哀思和对逝者的崇高评价。
“善颂堂中客,华严会里人。”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善颂”与“华严会”,既描绘了张中允先生在生前的人格魅力与学问之盛,又暗示他是在佛教文化的薰陶中成长的一代宗师。这里,“堂中客”和“会里人”都是对逝者尊贵地位的称呼,显示出诗人对其深切的怀念。
“生为天所祐,没与佛相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中允先生生命品质的高度赞扬。这里,“生为天所祐”意味着他生前备受上苍眷顾,而“没与佛相亲”则强调他在离世之后,与佛祖之灵魂相通,隐喻其精神世界的超脱和高洁。
“祖送逾千两,哀号动四邻。”诗人通过具体的仪式——重金寄托,以此来展示家人的不舍昧过与对逝者深切的哀思。这里,“哀号”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反映了逝者的去世给周围人带来的巨大影响。
“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最后两句诗,则是对逝者精神的永久寄托。通过“宜祠”表达了对逝者美好品德和功绩的长久纪念,而“瑞筠社”则是一种吉祥之物,寓意着对逝者的美好回忆不应消散。“永配蜀江神”则是诗人对逝者灵魂安息所在的一种美好祝愿,蜀江神在这里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的生前与身后两方面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更是对逝者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的一种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