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相通(xiāng t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流。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半掩门(bàn yǎn mén)的意思:指门半掩着,形容人情绪低落、心情不好。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以南禅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首句“老榕挹翠拂双垣”,以“老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榕树茂盛的姿态,其枝叶如翠绿色的波浪般轻拂着寺院的围墙,赋予画面以生机与活力。接着,“流水相通郭外村”一句,将视线从寺院延伸至远处的村庄,通过“流水”这一元素,巧妙地连接了寺院与外界,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氛围。
“一竹便堪胜谓亩,千花应不羡桃源”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一竹”与“千花”分别象征着简朴与繁华,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此处的“桃源”借指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不羡”二字,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由衷喜爱,以及对简单生活态度的推崇。
“渔樵小径斜通市,鸡犬谁家半掩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生活场景。渔夫与樵夫的小路蜿蜒通向集市,鸡犬之声在村庄中回响,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半掩门”的描写,则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仿佛是主人暂时外出,留下了一片宁静与期待。
最后,“最好风光孤坐处,亭亭海月破黄昏”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月光洒落,海面上泛起一片银白,与远处的山色相映成趣。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静谧时刻独坐,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南禅寺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