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檐楹(yán y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房屋。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绿波(lǜ bō)的意思:指交通信号灯绿灯一直亮,车辆可以顺畅通过的情景。比喻事物顺利进行,没有阻碍。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注释
- 檐楹:屋檐下的栏杆。
绿波:碧绿的水面。
濯缨:清洗冠缨,古代习俗,表示清高。
洗耳:洗耳恭听,谦虚听别人意见。
宜:适宜,适合。
青铜:古代金属,泛指色泽古朴的器物。
两处磨:两件青铜器物相互反射光芒。
- 翻译
- 南北屋檐下的栏杆倒映在碧波中,清洗冠缨和洗耳的动作无需太多。
夜晚的天空,明月当空,正是适合登高远望的时候,欣赏那两处相互辉映的青铜器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中通过对铜陵陈公园双池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远的情操。
"南北檐楹照绿波"一句,设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南北两侧的檐楹(屋顶边缘部分)反射着绿色的波光,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里,"檐楹"不仅是建筑的装饰,同时也是连接天地的桥梁,而"绿波"则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心境。
"濯缨洗耳不须多"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清净。"濯缨"指的是溪水清澈,"洗耳"则是比喻,用清新的山间泉水洗涤尘世的喧嚣,让心灵得以净化。这两句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天空月满宜登眺"一句,将时间转移到夜晚,月亮洒落其光。"登眺"意味着登上高处远望,这里诗人是在邀请读者一起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看取青铜两处磨"则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描绘。"青铜"可能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青铜器物,或许是池中水光如同青铜色的映照。而"两处磨"则是在说这份美好不仅在一处,而是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感受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