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伏龙(fú lóng)的意思:指隐匿在群众之中的人才,也指隐居在深山中的贤人。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梁甫(liáng fǔ)的意思:指有才华和能力的人。
隆中(lóng zhōng)的意思:隆中指的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智慧或计谋。
龙楼(lóng lóu)的意思:指一种高大、宏伟的建筑物或楼阁。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拟迹(nǐ jì)的意思:模仿别人的行迹,来达到某种目的。
庞公(p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庞大宏伟,规模巨大。
闻达(wén dá)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声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旨甘(zhǐ gān)的意思:指的是主旨甜美,意义深远。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 鉴赏
此诗《隆中半榻图成感述(其一)》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对南阳与隆中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南阳当日手诛茅”,开篇即以“南阳”点出地点,暗指诸葛亮隐居之地,而“手诛茅”则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亲自建造草庐的情景,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
“拟迹隆中似更幽”一句,将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与“幽”字联系起来,强调了隆中环境的清幽与诸葛亮心境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诸葛亮在此地深思熟虑,为未来的大计谋略打下了基础。
“高卧已无闻达念,躬耕元为旨甘谋”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正目的。他并非仅仅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为了在远离政治中心的环境中,静心思考国家大事,为未来的出仕和治理国家做好准备。这里的“闻达”指名声显赫,“旨甘谋”则是指实现理想与抱负的策略。
“庞公拜处风犹古,《梁甫》吟成韵尚留”两句,通过提及庞公(诸葛亮的岳父)的故事,以及《梁甫吟》这一著名的诗歌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庞公的拜别与《梁甫吟》的吟唱,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诸葛亮在隐居生活中,虽远离官场,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后,“长有烟云依半榻,至今人指伏龙楼”两句,以“烟云”比喻诸葛亮的智慧与影响力,即使在远离尘嚣的隆中,他的思想与智慧依然如同烟云般弥漫,影响着后世。而“伏龙楼”则直接指向了诸葛亮的居所,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隐居隆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历史贡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历史责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菊花图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二首·其一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
长戈袅,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