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恩书(ēn shū)的意思:指表示感激之情的信件。
佛光(fó guāng)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也可指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回照(huí zhào)的意思:回照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在回忆中看到的影像或回想起的往事。
间断(jiàn duà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的时间或空间上有间隔,不连续。
潜通(qián tōng)的意思:指暗中通达、暗中传递消息等。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 鉴赏
这首诗《佛前笋(其二)》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佛光、和气以及恩情相关的深刻寓意。
首句“和气潜通无间断”,以“和气”为线索,隐喻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如同无形的气流,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永不间断。它象征着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外在的融洽,是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美好憧憬。
次句“佛光回照有因缘”,则将视角转向精神层面,通过“佛光”这一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表达了因果报应、善有善报的哲理。这里的“回照”不仅指光线的反射,更蕴含着心灵的映照,即通过修行或善行,个体能够得到内心的光明与指引,从而找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之道。
第三句“恩书不远归期近”,转而聚焦于情感层面,以“恩书”比喻深厚的情感或恩惠,暗示着亲情、友情等温暖的人际关系。这句话强调了这些情感的深厚与接近,即使在遥远的距离中,也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期待,预示着团聚的时刻即将到来,充满了温馨与希望。
最后一句“已觉斑衣色倍鲜”,以“斑衣”象征着家庭成员间的和谐与欢乐,特别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亲密关系。随着归期的临近,家庭的氛围变得更加浓厚,晚辈们展现出更加鲜活、充满活力的状态,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灵深处的喜悦与满足,体现了家庭团聚带来的幸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和气”、“佛光”、“恩书”和“斑衣”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和谐、光明、情感与幸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