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銮坡(luán pō)的意思:形容地势高峻的山坡。
琪树(qí shù)的意思:指非常美丽的树木,形容事物美好、出色。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松窗(sōng chuāng)的意思:指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
天从(tiān cóng)的意思:指人命运受天命所制约,无法改变。
俨然(yǎ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有威严之象。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华亭寺的深情回忆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深刻感悟。
首句“天从飞锡到銮坡”,以“飞锡”象征僧人的行脚,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僧人生活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几度华亭梦里过”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华亭寺的频繁梦回,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切怀念与向往。
接下来,“琪树俨然窥色相,浮屠依旧枕名阿”两句,通过“琪树”、“浮屠”(佛塔)等佛教元素,不仅描绘了华亭寺的庄严与神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色相”与“名阿”的对比,既体现了佛教中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探索。
“香销石鼎尘留榻,云静松窗鸟自歌”则进一步描绘了华亭寺的宁静与和谐。石鼎之香消散,榻上积满尘埃,云朵静止,松窗之下鸟儿自由歌唱,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行遍当时诵经处,觉来还记白云多”两句,诗人通过回顾自己曾经在华亭寺诵经的场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而“觉来还记白云多”则以“白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纯净的心灵状态,强调了诗人对华亭寺美好记忆的珍视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华亭寺的深情回忆与向往,以及对佛教精神世界深刻的理解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醇雨后陪宿道馆有赠
春灯着花照春雨,窈窕仙宫对床语。
龙池冥冥杂花寒,鱼书雁信多愁绪。
一百五日又已过,二十四桥何处所。
容台美人锦绣肠,能为楚歌歌白苧。
候我明光起草馀,更约城南看花侣。
长安风尘缁素衣,故园魂梦牵春渚。
三军草露白铁袍,五侯宅第黄金炬。
闻鸡起击珊瑚鞭,共慰此身同逆旅。
寄赠王子衡御史时按关中
独坐清关内,台中觉汝贤。
函崤天下险,周召国风先。
按节人文朗,登台使命宣。
豺狼避骢马,神鬼泣龙泉。
文彩惊流辈,徵庸忆往年。
衣冠随谒帝,馆阁望登仙。
省接星辰近,池临雨露偏。
畏途逢改革,新法忤权奸。
放逐江湖去,飘零岁月迁。
地卑栖铩羽,天近起联翩。
残寇犹冲突,苍生极倒悬。
专征空授钺,募战岂论钱。
漂血江河赤,僵尸楚蜀连。
俊才兼武略,要地有威权。
马上排金戟,军前赠玉鞭。
笑谈安石计,激切贾山篇。
汉苑南山下,秦城北斗边。
相思一回首,万里各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