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三鼓夺,未似此行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逼天(bī tiān)的意思:形容气势或力量极为强大,压迫人心。
蚕丛(cán cóng)的意思:形容许多蚕在一起吐丝,比喻人多拥挤。
地裂(dì liè)的意思:形容极其震惊、惊恐或突然发生的事情。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蛤仔(gé zǎi)的意思:指不识时务、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或幼稚的人。
鸡笼(jī lóng)的意思:比喻受到限制、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蛮獠(mán liáo)的意思:形容人野蛮凶猛、粗野无礼。
三鼓(sān gǔ)的意思:指前后只有很短的时间间隔。
蛇瘴(shé zhàng)的意思:指毒蛇的瘴气,比喻腐败、邪恶的环境或势力。
竹马(zhú mǎ)的意思: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儿童竹马(ér tóng zhú mǎ)的意思:形容小时候玩在一起的好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一次军事行动,充满了紧张与壮烈的氛围。首句“东转鸡笼外”以鸡笼比喻边疆,暗示行动地点远离繁华,环境险峻。接着“其名蛤仔难”可能是指行动的隐秘性,或是对敌方的轻视,表现出一种自信和决心。
“蚕丛惊地裂”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行动时地面震动之大,仿佛大地都为之颤抖,既表现了行动的规模宏大,也暗示了行动的威力惊人。紧接着“蛇瘴逼天寒”,通过对比,强调了行动环境的恶劣与危险,同时也象征着敌人势力的阴冷与威胁。
“蛮獠春旂出”描绘了敌军的出现,春旗代表敌军的活跃与生机,与前文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而“儿童竹马看”则以儿童的视角,侧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遥远,以及普通民众对战事的无奈与关注。
“昆崙三鼓夺,未似此行欢。”最后两句,将行动的紧张与欢愉进行对比。昆仑山的三更鼓声,通常象征着夜深人静之时,而此处却用来形容行动的紧张与紧迫。然而,尽管行动充满挑战与危险,但与之相比,这次行动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更为显著。这种喜悦可能来源于对胜利的期待,对国家和民族安全的守护,以及对勇敢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军事行动的壮阔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寓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