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逼岁(bī suì)的意思:逼近新年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光弼(guāng bì)的意思:光明照耀,熠熠生辉。
刘郎(liú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辇下(niǎn xià)的意思:指在车辇下面,形容地位卑下、身份低微。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古代两位著名人物——杨柳与刘郎,以及当代人物张光弼的深刻思考。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物置于同一时空之下,引发读者对于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深思。
“杨柳东门逼岁寒”,开篇即以杨柳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面对严冬的勇气。杨柳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挺立,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暗喻了那些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人物形象。
“刘郎桃树怕重看”,紧接着以刘郎与桃树的对比,揭示了不同个体在面对过往时的不同态度。桃树可能代表了某种美好记忆或情感,而“怕重看”则暗示了刘郎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谁知辇下张光弼,不惹风波到牡丹”,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当代,提到张光弼这一人物。这里的“辇下”指京城,暗示张光弼身处权力中心。通过“不惹风波到牡丹”,诗人表达了对张光弼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的赞扬。牡丹在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花卉,更象征着高洁与尊贵,寓意着张光弼的高尚品质与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当代人物的期待与赞赏,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朝京赴福清宰
来往看看二十春,开怀情话日相亲。
悬车我已安三径,捧檄君俄向七闽。
肯为浮名随薄俗,但施善政抚疲民。
他时奏最归来处,好访湖山莫厌频。
和杨元明雪中见赠
为别多年不记旬,雪中闻到喜难陈。
尚稽良会心如渴,频展新诗手欲皴。
和寡莫追歌郢客,兴来还愧泛溪人。
要须早了官中事,趁取元宵作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