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附翼(fù yì)的意思:比喻有人帮助或得到支持。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鳞附(lín fù)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附、紧密连接,形容关系密切。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攀鳞(pān lín)的意思:攀鳞意为攀登蜥蜴的鳞片,形容人们争相攀登,争夺权力或地位。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仲子(zhòng zǐ)的意思:仲子是指兄弟中排行第二的人,也指朋友之间互相称呼的尊称。
攀鳞附翼(pān lín fù yì)的意思:指某人能够攀附到有权势或有成就的人身上,从而得到一些好处或提升自己的地位。
- 注释
- 仲子:指秋季的中间月份,即农历八月。
霣霜:秋天的霜降,表示天气转冷。
杀草:霜冻使草木凋零。
风流:指才情出众或风雅之事,也含放荡不羁之意。
无地:没有地方,此处指找不到合适之处。
寄言:寄托言语,表达心意。
王君:尊称,对王公贵族的尊称。
攀鳞附翼:比喻攀附权贵,寻求仕途升迁。
礼义:指社会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端能:确实能够,表肯定语气。
不骞:不衰落,不屈服,保持坚定。
- 翻译
- 仲秋时节霜降草枯,风流之事无处寄托话语。
王公欲攀龙附凤,礼仪之道怎能不坚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其一)》。诗中,"仲子霣霜杀草"描绘了一个寒冷季节,仲子(可能是诗中的人物)带来的严霜使草木凋零,象征着环境的严峻或人生的挫折。"风流无地寄言"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寄托情感或表达风雅之志的地方变得困难。
"王君攀鳞附翼"中的"王君"可能指的是王元直,他被比喻为攀附龙鳞或鸟羽,试图寻求支持和提升,形象生动。"攀鳞附翼"常用来形容人积极进取,希望得到助力。"礼义端能不骞"则是说,在遵循礼仪道义的过程中,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其尊严和正直,不会因此而气馁或动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寓含了对困境中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坚守礼义的赞美。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多变,此诗体现了其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若冰洞
我昔抚石甃,已爱冽且泚。
今探若冰洞,更识泉在此。
牝谷孕灵液,乳穴淙神髓。
九夏其中寒,而况三春尾。
不可以久立,岩斋聊徙倚。
展书悟为学,进步讵可止。
澄怀对有源,静观怀无始。
斯固太古然,何乃称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