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临 津 房 少 府 唐 /杨 炯 岐 路 三 秋 别 ,江 津 万 里 长 。烟 霞 驻 征 盖 ,弦 奏 促 飞 觞 。阶 树 含 斜 日 ,池 风 泛 早 凉 。赠 言 未 终 竟 ,流 涕 忽 沾 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飞觞(f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或酒盏飞溅洒出酒来。比喻饮酒欢乐。
江津(jiāng jīn)的意思:指江河交汇的地方,也可比喻事物相交的地方。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流涕(liú tì)的意思:流泪哭泣。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赠言(zèng yán)的意思:
◎ 赠言 zèngyán
[words of advice given to a friend at parting]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征盖(zhēng gài)的意思:指用征聚的方式来收取盖税,比喻政府强制征收民众财产。
终竟(zhōng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结果或某种情况的彻底发展、变化。
- 注释
- 岐路:岔路口。
三秋:秋季。
别:分别。
江津:江边渡口。
烟霞:云雾和霞光。
征盖:远行的车盖。
弦奏:琴声。
飞觞:快速传递酒杯。
阶树:台阶旁的树。
斜日:夕阳。
池风:池塘边的风。
早凉:初秋的凉意。
赠言:临别赠语。
终竟:结束。
流涕:流泪。
沾裳:沾湿衣服。
- 翻译
- 在秋天的岔路口分别,江边的渡口绵延万里长。
烟雾云霞中停下车盖,琴声催促着举杯畅饮。
台阶上的树木映照斜阳,池塘边的微风吹来早秋的凉意。
临别赠言还未说完,忽然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来表达内心的不舍与忧伤。开篇“岐路三秋别”即设定了季节和情感基调,岐山之路在秋风中显得尤为寂寞,是三次秋天的分别,每一次离别都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离愁的积累。紧接着“江津万里长”则是对空间距离的描绘,江水延伸到遥远的彼岸,象征着分别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感。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中的“烟霞”给人以朦胧美好的感觉,但却是短暂的,因为接下来的“驻征盖”表明即将离别,“弦奏”则是音乐的描写,通常用于宴席或欢聚时刻,但这里却与“促飞觞”相连,意味着急促的节奏和匆忙的离别。
中间两句“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通过静谧的景象描写来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台阶上,池塘里的微风带来了秋天的凉意,都是离别时难以忘怀的画面。
最后两句“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表达了临别之际的话语还未说完,却已经泪水涟涟。这里的“赠言”指的是赠送给别人的话语,而“未终竟”则意味着话语被情感所阻断,不能继续下去。而“流涕忽沾裳”则是对泪水如溪流般不断的描写,泪水已经湿润了衣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离别场面的生动刻画,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是一首表达离愁的优秀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美两以大京兆少司寇召不赴奉寄一首
客于江左卜行藏,帝以明公重建康。
昙院已闻朱草秀,弇州何处白云长。
赭衣可得逢皋吕,青史奚由数赵张。
宪府空深慈雨望,鞠城犹指法星祥。
辞天有疏频曾上,玩世无心老更狂。
仙自千年吴市卒,人今一代鲁灵光。
听松便欲追弘景,辟谷应能学子房。
恩许烟霞栖海曲,诏分芝术给山囊。
丹函绿检书初就,玉霤金庭路未荒。
我亦拂衣从此逝,罗浮宁但忆吾乡。
冬日同苏大理子仁方比部子及金民部持甫臧博士晋叔李祠部道甫集李临淮清啸园得宫字
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
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
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
斋里虎头金粟影,杜陵从此忆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