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分阴(fēn yīn)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奉尝(fèng cháng)的意思:尝试、体验
徽音(huī yīn)的意思:指音调悦耳,声音宏亮。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可道(kě dào)的意思:指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闽海(mǐn hǎi)的意思:指福建省的海域,也泛指福建地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绳武(shéng wǔ)的意思:指人们在绳索上练习武艺,比喻刻苦自励,勤奋修行。
世泽(shì zé)的意思:世世代代受到尊敬、祝福的美好福泽。
士林(shì lín)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才。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无念(wú niàn)的意思:没有任何杂念,心无旁骛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秩祀(zhì sì)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祭祀。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惜分阴(xī fēn yīn)的意思: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对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珍惜,力争不放过任何机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宋朝黄勉斋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后代子孙继续传承其精神与家风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首句“丛祠水石郁森森”,以“丛祠”点出祭祀场所的庄严肃穆,“水石郁森森”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暗示着黄勉斋先生及其家族的精神遗产如同这自然界的生机,生生不息。
“闽海儒宗擅士林”一句,高度赞扬了黄勉斋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称他为“儒宗”,意味着他在儒家学问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对士林(即文人士大夫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的“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黄勉斋先生的家族传统和精神遗产的传承。俎豆代表祭祀仪式中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参与祭祀的人们;“衣冠”则象征着家族的礼仪和风范。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继承并延续黄氏家族传统和美德之人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世代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份宝贵遗产的期望。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两句,直接表达了对黄勉斋先生及其家族声誉的肯定,以及对后人应当遵循先辈足迹、珍惜并传承家族深厚底蕴的呼吁。这里的“奉尝”指祭祀时的供奉行为,“绳武”则是指追随前人的脚步,寓意着家族成员应当以先人为榜样,不断前进。
最后,“可道厥修无念祖,须从此日惜分阴”两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哲学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祖先的怀念与尊敬?“厥修”意为他的修为或德行,“念祖”则是怀念祖先之意。“惜分阴”出自《三国志》,原意是珍惜时间,这里则引申为珍惜每一刻,将对祖先的怀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传承家族的精神和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黄勉斋先生及其家族的崇高赞誉,更是对家族传承、个人修为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荣誉、强调道德修养和时间价值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