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请急赈歌·其二》
《请急赈歌·其二》全文
清 / 蔡廷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救荒拯溺急须援以手。

试问登山无,莫讶从井有。

譬诸过涉凶,灭顶濡其首。

万灶冷无烟,环村空覆臼。

二釜不供餐,三星常在罶。

移粜开武仓,官惠亦云厚。

定价三百钱,准籴米一斗。

转眼给已空,枵腹那能久。

求死缓须臾,望救争先后

明日开晴,星缆到浦口

绝处忽逢生,欢声父母

睹此应伤心,加恩谁掣肘

翻作哀鸿吟,从旁商可否

乞为汉韩韶,休笑晋冯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鸿(āi hóng)的意思:指孤零、凄凉的样子。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掣肘(chè zhǒu)的意思:指受到限制或阻碍,无法自由行动。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定价(dìng jià)的意思:确定物品或服务的价格。

翻作(fān zuò)的意思:指改变或转变原来的状态或形式。

冯妇(féng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过于贫穷,连自己的衣食都无法满足的状态。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过涉(guò shè)的意思:指经过河流、湖泊等水域时涉水而过,比喻克服困难、跨越障碍。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急须(jí xū)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救荒(jiù huāng)的意思:指在灾荒时期提供救济,帮助人民渡过难关。

开晴(kāi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散雾消。

可否(kě fǒu)的意思:表示询问是否可以或接受或拒绝某事物

灭顶(miè dǐng)的意思:形容灾难、打击等极其严重或毁灭性。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譬诸(pì zhū)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浦口(pǔ kǒu)的意思:指江河入海的口岸,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或转折点。

日天(rì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厉害、极其强大或极为恶劣的程度。

三星(sān xīng)的意思: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有很多星星。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声呼(shēng hū)的意思:大声呼喊。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枵腹(xiāo fù)的意思:指饥饿到极点,非常饥饿。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拯溺(zhěng nì)的意思:拯救落水者,使其脱离危险。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鉴赏

这首诗《请急赈歌(其二)》由清代诗人蔡廷兰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在荒年中百姓生活的艰难与对救助的迫切需求。

首句“救荒如拯溺,急须援以手”,将救荒比作拯救溺水之人,强调了救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接着,“试问登山无,莫讶从井有”运用对比手法,指出在荒年中,人们即使无法攀登高山获取食物,也别惊讶于能够从井中找到水源,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希望。

“譬诸过涉凶,灭顶濡其首”通过类比,将荒年的艰难比作过河时可能面临的危险,进一步强调了救助的必要性。接下来,“万灶冷无烟,环村空覆臼。二釜不供餐,三星常在罶”四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荒年中村落的萧条景象:炊烟不再升起,石臼空置,两口锅难以满足全家人的饮食需求,星星点点的灯火映照着空荡荡的鱼篓,生动地刻画出百姓生活的困苦。

“移粜开武仓,官惠亦云厚。定价三百钱,准籴米一斗”描述了政府采取措施,开放粮仓,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粮食,体现了政府对民众的关怀与帮助。然而,“转眼给已空,枵腹那能久”指出尽管政府提供了帮助,但很快又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百姓仍然难以维持长久的生活。

“求死缓须臾,望救争先后”表达了百姓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与对救助的渴望。最后,“明日天开晴,星缆到浦口。绝处忽逢生,欢声呼父母”描绘了在绝望中突然得到救援的情景,百姓欢呼雀跃,如同绝处逢生,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睹此应伤心,加恩谁掣肘。翻作哀鸿吟,从旁商可否。乞为汉韩韶,休笑晋冯妇”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救助机制的反思,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避免救助过程中的阻碍与延误,使百姓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清代荒年中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对救助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救助机制的局限与挑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蔡廷兰
朝代:清

蔡廷兰(1801~1859),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澎湖人。幼颖异,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澎湖蒋镛欣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蔡廷兰诗工古体,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蒋镛纂《澎湖续编》。光绪四年(1878)金门林豪为之集成《惕园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杂著各若干卷。《惕园古近体诗》今未见,以下据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校、增补之。(江宝钗撰)
猜你喜欢

和何叔信别种蜡梅韵

不识梅当牖,唯知竹映墙。

脱成元似蜡,染就却殊黄。

自是风神秀,宁由肌骨香。

木犀虽琐碎,品色庶同方。

(0)

别赵信州

拍拍桃花水,轻轻莲叶舟。

生憎冲野马,失喜见沙鸥。

漫浪端如此,饥寒信有不。

未探怀玉蕴,且访九华幽。

(0)

次韵远斋夜饮舒啸之作并呈坐间诸公

偶上坡亭底用扶,登临于此记公初。

不胜酒敌先齐败,粗有诗资皆楚馀。

出处绝知难逆计,从游常恐易成疏。

啸挥边骑数君事,我自欲安陶令庐。

(0)

漫兴十一首·其一

桃树深红亦浅红,竹竿个个又丛丛。

儿男在田妇行馌,犬卧鸡啼茅舍空。

(0)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书谒张袁州四首·其二

君知龙门不易陟,颇欲乞书南郡胡。

一幅斜行半年得,费君趼足几工夫。

(0)

再赋五杂俎.四首·其四

五杂俎,非烟云。往复来,朝马尘。不得已,婴龙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