鶢鶋集鲁门,不乐钟鼓养。
马援困浪泊,乃悔为汉将。
安卧(ān wò)的意思:指安心地躺下休息或安心地入睡。
不王(bù wáng)的意思:不服从、不顺从、不遵守
不佳(bù jiā)的意思:不好,不理想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蜚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名闻遐迩。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高尚(gāo shàng)的意思:高尚指的是人的品德、道德或行为非常崇高、纯粹、正直,不卑不亢,不为小利所动,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汉将(hàn jiāng)的意思:指勇猛的将领,有时也用来形容英勇的士兵。
将相(jiàng xiàng)的意思:指将帅、相国等高级军事或政治职位。
尽瘁(jìn cuì)的意思: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笼禽(lóng qín)的意思:指被困在笼子里的禽鸟,比喻被人控制或束缚。
陇山(lǒ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不畏艰辛。
龙战(lóng zhàn)的意思:指英勇奋战,战斗力强大。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桑扈(sāng hù)的意思:桑扈是一个形容人们追求名利权势而不择手段、不顾道德的贬义词。它指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背离正道,不顾法律、道德等约束,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山梁(shān liáng)的意思:山梁指山脉的主脊,比喻承担重要责任或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所望(suǒ wàng)的意思:指所期望、所希望的事物。
叹怅(tàn ch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沉重,感到失望和无奈。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腾谤(téng bàng)的意思:指无中生有地陷害他人,造谣中伤。
五丈(wǔ z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度。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贻辱(yí rǔ)的意思:给人家带来笑柄,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志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志向和行为。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行动。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五丈原(wǔ zhàng yuán)的意思:指战争的激烈场面,也比喻非常激烈或残酷的斗争。
这首诗以鸟类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和人生的独特见解。首句“鶢鶋集鲁门,不乐钟鼓养”描绘了鶢鶋鸟不愿受钟鼓声束缚,暗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接着,“鹦鹉虽人言,常有陇山想”以鹦鹉比喻自己,虽然能言善辩,但仍怀念自由的陇山生活。
“桑扈啄场粟,得食自俯仰”借桑扈鸟觅食自给自足,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愿像燕雀一样在高位上受人摆布。“笼禽厚予食,虽饱神不王”进一步强调即使被囚笼中,丰衣足食也难以获得心灵的自由。
诗人引用历史人物谢安和马援的例子,表明他们虽身处高位,但并不满足于权势,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将相岂不佳,达者非所望”点明了诗人对于真正达观者的理解,他们不以官位高低为追求。
“中原昔龙战,三顾起葛亮”提及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引出诸葛亮的尽忠职守,却因劳累而早逝,暗示了仕途艰辛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冲突。“躬耕失高尚”批评诸葛亮过于执着于事业,忽视了个人的高尚生活。
最后,“圣人志行道,固不计得丧”表达出诗人对圣人如孔子的敬仰,他们坚守道义,不计个人得失。然而,诗人也感叹自己如同“蜚鸿已贻辱,衰凤复腾谤”,遭受了侮辱和诽谤,只能回归自然,与山林之鸟为伴,心中充满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深沉思考和个人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