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汉地(hàn dì)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的土地。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胡天(hú tiān)的意思:指言之不准确、荒唐无稽。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马前(mǎ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行动的先后次序颠倒。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行尘(xíng chén)的意思:行走的尘土,比喻人的行动、事业或声誉等。
- 注释
- 槐柳:槐树和柳树,指代野外常见的树木。
野桥:野外的桥梁。
行尘:行走时扬起的尘土。
暗马前:使马前的视线变得模糊。
秋风:秋季的风。
汉地:中原地区,古代汉族人主要居住的地方。
客路:旅人的道路,此处指作者行进的路线。
胡天:古代对北方和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泛称,这里指非中原地区。
雁聚:大雁聚集在一起。
河流浊:河水因泥沙等而显得浑浊。
羊群:一群羊。
碛草膻:沙漠或沙石地带的草,带有羊膻味。
那堪:怎能忍受。
陇头宿:在陇山一带过夜,陇山位于中国西北,常指代边远艰苦之地。
乡梦:思乡的梦。
逐潺湲:随着水流声渐渐远去,潺湲形容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 翻译
- 在槐树和柳树围绕的野外桥边,前行的马匹前尘土飞扬,遮蔽了视线。
秋风吹过中原大地,我行进的道路却深入了胡人的疆域。
大雁聚集在浑浊的河流旁,羊群在砂石草地上散发着腥膻味。
怎能忍受在陇山头过夜的孤寂,思乡的梦随着潺潺流水飘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边塞地区的行旅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远去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壮丽山河的无限赞美。诗中的意境雄浑开阔,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首句“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槐柳树下,是一处悠闲的自然之境,但行人匆匆,尘土飞扬,显露出一种急促的离别情景。
接着,“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诗人的视角突然开阔,秋风是季节的转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境遇的变迁。汉地与胡天,则是文化和地理上的对比,暗示了朋友即将踏上的一段长途旅行。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中,雁是大自然中的游子,其聚集也许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河流浊者,是水质不清,也可能隐喻着朋友将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而羊群则给人以平和安详之感,但碛(一种边塞地形)上的草膻(羊粪)却又透露出一丝荒凉。
最后,“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中,“那堪”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远行的担忧和不舍。陇头,即边塞之地,是军事要冲,也是古代游子离别之处。那里的宿营,不仅有着严寒,更蕴含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而“乡梦逐潺湲”则深化了这种情感,潺湲可能指的是远方的小溪流水,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忧虑和对朋友安危的挂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离别之痛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它也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壮阔风光,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平原君传
公子称最贤,食客至数千。
高楼临民家,躄者行槃跚。
美人忽临见,倩兮巧破颜。
明日躄者至,谒者抗辞前。
愿得笑者头,君哂未许焉。
舍人稍引去,怪问始知然。
爱色而贱士,谁肯相周旋。
爰斩美人头,谢罪自造门。
门下乃复来,相倾文歇间。
卒得颖脱力,定从自楚还。
一笑知何人,其事况经年。
美人诚然乎,胡乃致客还。
史公每好奇,于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