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世 弼 病 方 家 不 善 论 蛤 蜊 之 功 戏 答 宋 /黄 庭 坚 伯 乐 无 传 骥 空 老 ,重 华 不 见 士 长 饥 。从 来 万 事 乖 名 实 ,岂 但 药 翁 论 蛤 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乐(bó lè)的意思: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蛤蜊(gé lí)的意思:蛤蜊是指蛤蜊贝类动物,也指固执、顽固的人。
名实(mí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名义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无传(wú chuán)的意思:没有传闻或消息传递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 翻译
- 没有伯乐识别千里马,它们只能默默老去。
像虞舜那样的贤君不遇,贤士们只能长久饥饿。
- 注释
- 伯乐:古代善于相马的人,比喻识才者。
骥:千里马。
空老:白白地老去,无所作为。
重华:虞舜的别称,古代贤君。
士:指有才能或品德高尚的人。
长饥:长久饥饿,比喻怀才不遇。
乖:违背,不一致。
名实:名义与实际的关系。
岂但:岂止,不仅仅。
药翁:卖药的老翁,借指有经验的人。
论蛤蜊:药翁谈论蛤蜊,比喻经验丰富的老人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世弼病方家不善论蛤蜊之功戏答》。诗中以"伯乐无传骥空老"比喻贤才未遇,如同千里马无人识,暗示了人才的埋没;"重华不见士长饥"则借舜帝未见贤士而国家贫困的典故,表达了对社会未能发掘和任用人才的忧虑。"从来万事乖名实"一句,批评了现实中的虚名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认为世间许多事情都脱离了应有的价值判断。最后以"岂但药翁论蛤蜊"点题,讽刺那些只知谈论蛤蜊功效却不关心民生疾苦的方家,暗含对社会风气的不满。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体现了黄庭坚的讽刺和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知振文者同赋
马塍东西花百里,锦云绣雾参差起。
长安大车喧广陌,问以马塍云未识。
酴醾缚篱金沙墙,薜荔楼阁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价不到宜深藏。
青鞋翩翩乌鹤袖,严劳引首金蒋后。
隋园摘蕊煎冻酥,小分移床献春酒。
陈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狸行。
圣人有道贲草木,我辈栽花乐太平。
知君已于苕水住,尽日橹声摇上渚。
无际沧波蓼自分,有情碧落鸥偏聚。
追逐风光天漫许,抛掷身世人应怒。
君不见南宫载宝回,何如赵子穿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