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顶额(dǐng é)的意思:指超过额定数额的支付或承担。
尔许(ěr xǔ)的意思:尔许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情有所保留或保持疑虑的态度,不完全相信或不全然同意。
故自(gù zì)的意思:自己故意做出某种行为或采取某种态度。
脊皮(jǐ pí)的意思:指人的背脊,也比喻人的尊严、骨气。
逆风(nì fēng)的意思:逆境中坚持前行,不被困难所阻挡。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上坐(shàng zuò)的意思:指在座位上居高临下或占据主要位置。
欲似(yù sì)的意思:希望像某种情况或状态一样。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翻译
- 我想要像拄着拐杖那般稳当,却仿佛在手中把玩着朝笏般无措。
顶着风雨艰难前行,脸上干了但额头却被雨水打湿。
穿上衣服在床上坐下,腹部宽松脊背处的皮肤却紧绷。
即便城门如此之高,我还是得卑微地弯腰进入。
- 注释
- 拄杖:行走时支撑身体的棍子。
欲似乃:想要表现得如同(使用拐杖的人那样稳健)。
播笏:手中摆弄朝笏的样子,比喻行为不自然或无目的。
还似及:却像做其他事一样不熟练或不合适。
逆风荡雨行:迎着风雨前进。
面乾顶额湿:脸部因风吹而显得干燥,但额头因雨水而湿润。
著衣:穿上衣服。
床上坐:坐在床上。
肚缓:腹部宽松。
脊皮急:脊背处的皮肤紧绷。
城门尔许高:城门如此之高大。
故自匍匐入:因此只能卑微地弯腰进入。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拄杖老人的刻画,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个体的无力。"拄杖欲似乃,播笏还似及"一句,描绘出老人拄着拐杖行走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年迈与步履不稳。"逆风荡雨行"则强调了环境对人的不利,老人顶风冒雨地前行,显示了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
"面乾顶额湿"一句,具体而微地描绘出老人在恶劣天气下的狼狈模样。"著衣床上坐,肚缓脊皮急"则透露出了老人的贫困生活,他只能坐在破旧的衣服堆成的“床”上,肚子饿得发紧,背部的皮肤因为饥饿而紧绷。
最后两句"城门尔许高,故自匍匐入"表达了老人在面对城市高门时的无奈与屈服,他只能通过低矮的小门(匍匐)进入城市,这或许象征着社会阶层的隔阂和个人命运的受限。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沉郁,通过一个老人的形象,反映出底层人民在唐末宋初社会变动中的艰难处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天风环佩,谪瑶台清晓。见说飞琼最娇小。
向庭前,问字花下横经,春去也、妨了绣工多少。
三生修慧业,画阁疏香,似水年华好才调。
白傅泪青衫,儿女情钟,空紫石,摩挲墨妙。
听潮落潮生、又秋期,只半幅惊鸿,载将征棹。
迈陂塘.西溪看芦同蔼卿
看溪山、一十八里,秋容瘦削如许。
粼粼漾漾平陂水,摇荡白萍花雨。天欲暮。
任今夜、乌蓬随水随风去。芦花浅溆。
只第一防它,眠鸥飞起,又闹半汀絮。
人间事,从古浮名无据。百年难得萍聚。
青蓑何似归休也,料理钓筒渔具。溪尽处。
便不用、扁舟也算浮家住。柴门河渚。
纵不种蒹葭,也堪约略,种带水杨树。
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
重阳近矣,听凄凄虫语,豆花篱落。
一片残秋烟雨底,更比去年萧索。
兰桨牵愁,菱湖怅远,辜负题糕约。
误传归信,几番空恼檐鹊。
可记疏影帘栊,微霜池馆,玉盎曾双酌。
屈指旧游经六载,花气酒香如昨。
料得而今,青山红树,倚槛嫌衫薄。
怀人天暮,冷生江上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