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舟 中 酬 杨 中 丞 春 早 见 寄 唐 /薛 能 锦 楼 春 望 忆 丹 楹 ,更 遇 高 情 说 早 莺 。江 上 境 寒 吟 不 得 ,湿 风 梅 雨 满 船 轻 。
- 翻译
- 在华丽的楼阁中春天远望,怀念起那朱红的门柱。
又遇到一位高雅的情人,他告诉我早来的黄莺鸣叫。
- 注释
- 锦楼:华丽的楼阁。
春望:春天远望。
丹楹:朱红色的门柱。
高情:高雅的情趣或人。
早莺:早来的黄莺。
江上:江边。
境寒:环境寒冷。
吟不得:无法吟诗表达。
湿风梅雨:潮湿的风和梅雨季节。
满船轻:满船都是轻盈的氛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清晨乘船与友人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锦楼春望忆丹楹,更遇高情说早莺。" 这两句诗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温馨的场景,"锦楼"和"丹楹"都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通过"春望"和"更遇"两个动作,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重逢之情。"高情"指的是友人的高尚情操,而"说早莺"则是指诗人与友人分享早春时光。
"江上境寒吟不得,湿风梅雨满船轻。" 这两句转换了氛围,将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的自然景观。"江上境寒"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江景图,而"吟不得"则透露出一种无言的感慨,可能是因为春天的气候尚未完全温暖,诗人无法尽情吟咏。"湿风梅雨"营造出一个细雨绵绵、空气湿润的氛围,而"满船轻"则表明这场细雨并没有带来沉重感,反而给人的感觉是轻盈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以及与友人相遇的温馨情怀,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喜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与徐文海叙旧追赋旧事三首词虽婉媚意实经常总不能效丽则之言然亦非香奁体也·其一
龙髻盘云翠作翘,绣鞋尖小束轻绡。
鳞鸿附托芳心许,弟妹传呼小字娇。
彩凤竟分萧史伴,黄花瘦减易安腰。
无端却忆朱帘下,手劈云香待月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