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明经进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于吾道轻。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

不措一辞去缘何代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jīngshìduōtōngyǒugǎnyùnfànjǐngrénshèrén
sòng / méiyáochén

míngjīngjìnshìjiēgōngqīng

shìlòufēidàoqīng

yóugāoyànpìnjīnnǎicǎoláibìng

cuòyuándàig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辞去(cí qù)的意思:辞去指辞职、辞退、离职等意思。

代耕(dài gēng)的意思:代替别人耕种田地。

羔雁(gāo yàn)的意思: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进士(jìn shì)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人,也泛指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人。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俗儒(sú rú)的意思:

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一辞(yī cí)的意思:指一句话、一番话、一篇文章等言辞。

缘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诗中,梅尧臣表达了对当时科举制度中明经与进士考试的观察和感慨。他认为,虽然明经和进士都追求高官厚禄,但社会上一些浅薄的儒生对此过于功利,忽视了学术的真正价值。他以古代通过礼仪选拔人才(如“羔雁聘”)与现今考试制度下草根出身者也能并列竞争(“今乃草莱并”)进行对比,批评了这种现象。最后,诗人不解为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人愿意放弃言辞表达,选择以禄仕途来代替耕读的生活。

整首诗反映了梅尧臣对于士人阶层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传统儒家教育精神的怀念。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八月二十八日

黄竹哀歌世偶传,佳期应待后千年。

曲江宫外看蒲柳,凝碧池边听管弦。

古往今来人化鹤,天长地久帝为鹃。

蓬莱水浅应闻似,徐福归舟已失仙。

(0)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野馆青山下,晴轩积雨馀。

招寻蒙远客,寂寞愧閒居。

空翠沾杯冷,残云度谷虚。

从兹结朋好,随处问何如。

(0)

赠碧溪翁

雨霁秋色净,新凉方可人。

溪流碧如染,照我须发真。

平生作诗苦,羞拂镜中尘。

为向无庵说,岁晚愿为邻。

(0)

美人纱带

满眼春娇倚绣床,玉钩新绾藕丝长。

鸳鸯机上舒晴雪,翡翠帘前蹴晓霜。

拾翠不知罗袜润,踏花犹隔绣鞋香。

几回暗忆吹箫侣,背立东风咏凤凰。

(0)

咏半开花·其四

纷红骇绿竟如何,瞥眼韶光一度过。

休讶含胎频自惜,殢人香艳本无多。

(0)

美人蕉

屏却秋声倚冬旭,数枝的烁映深绿。

粲粲流光及户庭,敛向朱颜笑未足。

插瓶入镜添多态,秾华萧瑟宛相代。

那得雪片罩嫣姿,摩诘图中观自在。

谁言花耐百日红,此红宁与俗艳同。

唯愿抽心守芳素,莫令长被颜色误。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