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简閒应得,公馀隐亦兼。
短槛花相绕,疏林笋为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龙云在屡丰亭中静观山景的情境,充满了闲适与自然之美。首句“讼简閒应得”,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远离了纷扰的诉讼,获得了心灵的平静。接着,“公馀隐亦兼”则透露出诗人不仅在官场中有所作为,更在闲暇之余追求隐逸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云流随近远,山色任浓纤”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云彩随风飘动,或近或远,山色或浓或淡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多变与和谐。这里的“云流”与“山色”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短槛花相绕,疏林笋为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短小的栏杆围绕着盛开的花朵,稀疏的树林中新生的竹笋为景色增添了几分活力。这一画面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
最后,“尘心如涤尽,趺坐看楞严”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山、赏景,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在这里,“尘心”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与杂念,“楞严”则可能指《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常被用来指代深奥的佛法或精神境界。这两句诗意味着诗人通过自然的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沈沈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