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元灯(yuán dēng)的意思:指最初点燃的灯,也用来比喻最初的启发或指引。
瘴疠(zhàng lì)的意思:指瘟疫、传染病。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翻译
- 在充满疫病和战乱的生活中逃过一劫,
在这个偏远角落里还能略微感受到过去的安宁。
- 注释
- 瘴疠:指南方湿热地区容易引发的疾病,如疟疾。
干戈:借代战争,象征冲突和动乱。
脱:逃脱,摆脱。
此生:这一生,指当前的生活。
一隅:一个角落,偏远的地方。
略见:隐约可见,稍有感触。
旧承平:过去的和平时期。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灯火:节日中的灯火装饰。
中秋月:中秋节的明月。
但苦:只感到痛苦。
人心:人的内心。
不肯晴:不愿意变得晴朗,比喻内心的阴霾不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中秋节遇到连绵细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满。"瘴疠干戈脱此生"一句以强烈的笔触勾勒出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画面,"瘴疠"比喻政乱与疾病,"干戈"形容战争连绵不绝,"脱此生"则透露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紧接着的"一隅略见旧承平"表明诗人心中仍然怀念往昔的太平盛世,但那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记忆。
"上元灯火中秋月"一句,"上元"指的是中秋节,"灯火"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喜庆,而"中秋月"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通常与团圆和美好联想在一起。然而,在这首诗中,这些本应带来欢乐的事物却被雨水所浸染,使得节日的气氛受到了影响。
最后一句"但苦人心不肯晴"则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事的无奈和哀叹。这里的"人心"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或者是当时人们的心态,"不肯晴"形容的是那种忧虑和痛苦似乎没有尽头,正如连绵的中秋雨水一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中秋节的欢乐与现实中的忧患,抒发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无力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