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独有此山中兮,我将焉求。
送子于行兮,聊赓我讴。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寒拾(hán shí)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里,艰难地辛苦地捡拾东西。比喻经过辛苦努力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小倦(xiǎo juàn)的意思:形容疲倦、困乏。
血流(xuè liú)的意思:形容战场上血流成河,非常惨烈。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战尘(zhàn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比喻战争中的杀伐和残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自得其乐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诗中的意境丰富,语言朴实而又不失文采。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忧”直接点出了主题,山中生活的乐趣能够让人忘却尘世的忧愁。“草木春青兮黄为秋”则描绘了山中的四季变化,以此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循环。
“云出云还兮人世晴雨”用云的聚散比喻人间的喜怒哀乐,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观察。“寒拾槲叶兮以襦以裘”则展示了山中生活的质朴与自给自足。
“顾独影兮无愧意”表明诗人在山中独处时,心无旁骛,无所羞愧。“行小倦兮荫樾以休”写出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的悠然自得。
“天四壁以为家兮,户无可闭其奚偷”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和依赖,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天四壁”比喻广阔无垠的自然环境,而“户无可闭其奚偷”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不受世俗规矩的束缚。
“何两角之有国兮,战尘红而血流”这一句通过对比山中与世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和争斗的反感。这里,“两角之有国”暗指世间纷争不断,而“战尘红而血流”则直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
“谁独有此山中兮,我将焉求”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山中世界。
最后,“送子于行兮,聊赓我讴”则是诗人的祝愿,希望被送别的人能够理解并享受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而“聊赓我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简单快乐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山中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