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气(bǎo qì)的意思:形容人言谈举止充满自信和自豪。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岛夷(dǎo y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会同(huì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行动等方面达到一致,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金城(jī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稳固的立场。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秋兴(qiū xīng)的意思:指秋天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充满了喜悦和活力。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威名(wēi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威望很高的名声。
吴会(wú huì)的意思:指吴国的会议,也泛指会议。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远抱(yuǎn bào)的意思:远离、避开
争雄(zhēng xióng)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力争成为最强者
正秋(zhèng qiū)的意思:正秋指的是秋季的正中时期,也可以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最佳状态或时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送王大参明甫之秦中兼寄张方伯子文》。诗中描绘了王大参明甫即将前往秦中的壮丽景象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岛夷能禦待论功”,以岛夷的抵御之力引出论功之意,暗示王大参明甫此行的重要性与挑战性。接着,“歌起渔樵吴会同”一句,通过渔樵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和谐、欢聚的氛围,预示着王大参明甫此行将得到同僚的支持与祝福。
“兵甲威名悬海上,旌旄行色入关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王大参明甫在海上所展现的军事威严,另一方面则预示着他进入关中时的庄重仪态,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风范与使命。
“金城远抱山河地,宝气犹存秦汉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秦中地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底蕴。金城象征坚固的防御,山河地则指广阔的土地,宝气则是对秦汉时期辉煌文明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此行将面对的挑战与机遇的期待。
最后,“君见张衡正秋兴,三峰欲赋两争雄”两句,借用了张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王大参明甫此行的鼓励与期许。张衡的“秋兴”寓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三峰欲赋两争雄”则预示着王大参明甫此行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与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王大参明甫此行的描绘,既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与担当,也蕴含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感·其四
周公作《礼乐》,谓矫世弊害。
秦皇焚《诗》、《书》,乃使民聋瞆。
宋祖设书馆,以礼罗措大。
吁嗟制艺兴,今亦五百载。
世儒习固然,老死不知悔。
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
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
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杻械。
英雄尽人彀,帝王心始快。
岂知流寇乱,翻出耰锄辈。
诵经贼不避,清谈兵既溃。
儒生用口击,国势几中殆。
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
三代学校亡,空使人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