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不可作,生者尚未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丘冢(qiū zhǒng)的意思:指高大的丘陵或坟墓。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伤悲(shāng bēi)的意思:形容非常伤心、悲痛。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旋归(xuán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效古十九首(其十四)》,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全诗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死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慨。
首句“死者不可作,生者尚未衰”,开篇即点出生死的不可逆转性与生者尚存的脆弱性,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生时不共乐,死去复难追”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生前未能共享欢乐的遗憾,以及死后无法弥补的损失,情感深沉而强烈。
“瞻彼南山麓,丘冢何累累”描绘了一幅荒凉凄美的景象,山麓之上,墓冢连绵不绝,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死亡的沉重。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发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然而“旋归苦无期”,表达了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与无奈。
“登高独徘徊,耿耿徒伤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在高处徘徊,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感慨。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生死、相聚与分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