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树声联》
《挽张树声联》全文
清 / 倪文蔚   形式: 对联

从戎贝水,作宦珠江十七年踪迹相亲,自惭奉职才疏,片牍反贻知己累;

辩谤无言,出师有表,三四形神交瘁此际盖棺论定九重应鉴荩臣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奉职(fèng zhí)的意思:忠诚地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

盖棺(gài guān)的意思:指人死后,将棺材盖上,表示事情彻底结束,无法挽回。

迹相(jì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类似之处。

交瘁(jiāo cuì)的意思:指因疲劳、劳累或精神压力过大而身心交病,疲惫不堪。

荩臣(jìn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谦逊的臣子,形容官员或下属对上级极为忠诚和谦恭。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论定(lùn dìng)的意思:根据事实或理由做出判断或决定。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形神(xíng shén)的意思:形态和神态。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珠江(zhū jiāng)的意思:指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的意思:指在某人死后,才能对其过去的行为、品德作出最后评价,也指在某件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时,才能作出最终判断。

鉴赏

此挽联以沉稳之笔,悼念张树声将军,其内容深沉,情感真挚。上联“从戎贝水,作宦珠江”开篇即点明张将军一生的戎马生涯与官场经历,贝水珠江,两地皆为他奋斗与奉献之地。“十七年踪迹相亲”,则以时间线勾勒出其忠诚与坚守,虽岁月流转,但与国家、事业始终相伴。“自惭奉职才疏,片牍反贻知己累”,此处表达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自省,以及因工作而给知交带来的不便,体现了其对人对事的深切关怀。

下联“辩谤无言,出师有表”承上启下,进一步展现张将军的高尚品质与人格魅力。面对诽谤,他选择沉默,不为所动,彰显了其大度与从容。“三四月形神交瘁”,描绘了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身心俱疲,却依然坚守岗位,直至最后一刻。“此际盖棺论定,九重应鉴荩臣心”,在生命的终点,他的功绩与忠诚被世人铭记,皇帝亦能感受到其赤诚之心。

整联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张树声将军的生平事迹,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其忠诚、坚韧、无私精神的赞美与敬仰。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悼念之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倪文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游趵突泉·其一

灵泉终古响辚辚,蓟北天南惜问津。

活火带风烧地轴,银潢抽雪喷珠轮。

三花已见朝元气,九转谁知造化神。

无限红霞侵碧芷,鹤归疑是武陵春。

(0)

送孙鲁山大司马归桐城·其二

五色霞衣金粟身,曹源今日见通津。

草标玉手天王拥,名在瑶池锦凤驯。

镇海珠光随路远,过山梅影近人春。

帝师何必赤松去,三世因缘属老臣。

(0)

送琼州司李姚繸庵晋江宁郡丞

送君方慰识君时,宦政天涯客路知。

不独持平深雨露,还将大略息疮痍。

气临溟渤青云壮,道满乾坤白昼疑。

上国搴帷方属望,莫愁三径草离离。

(0)

解虎监院六十一

慈氏初成祝愿回,十年辛苦共城隈。

事师似此方言德,及物其如只有才。

玉镜天高侵短鬓,金风人健乐春台。

担头狼狈还牵引,且对芳辰意暂开。

(0)

次韵答沈融谷·其二

语罢如经雪里行,相期先有道人情。

圆伊自可成三点,烟水无劳越百城。

圭组不忻身外重,嵩华自入眼尘轻。

郊居已是君能赋,犹恨前人有此名。

(0)

寿大云监院睹者五十一

大云谁复振颓纲,赖有杨岐为播扬。

入社里人欣后起,翻经山日爱初长。

廊迂影过菩提绿,殿古光回画栋黄。

已是护明今降此,看君岁岁礼慈光。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