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今且(jīn qiě)的意思:现在就是这样,眼下就这样。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侵晓(qīn xiǎo)的意思:指夜晚渐渐消失,天色渐亮。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诗人释函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首句“二三弟子亦多事,执卷时同就薜萝”描绘了僧侣们在自然中静心读书的情景,薜萝象征着隐逸和自然之美,暗示了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着,“不碍书声侵晓磬,莫教世事挂庭柯”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书声与晨钟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同时,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让外界的琐事扰乱内心的平静,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守护。
“虎常问讯来空砌,人或寻诗上雪坡”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庵内与外界的和谐共存。虎的来访和人的访诗,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暗示了庵内生活的独特魅力和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最后,“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和放下执着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释函可对于生活、自然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下时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佃六首·其四
新晴喜见日,微风荡青林。
弱柳未成条,雏莺试好音。
和气彻上下,奇怀发良晨。
挈象观初苗,终岁赖不贫。
所欲亦易足,俯仰无馀心。
倦归茅檐下,读书思古人。
黄虞讵关世,安知不如今。
出户望空远,高山临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