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惟(bù wéi)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莼羹(chún gēng)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莼菜汤羹,也用来形容美食。

湖目(hú mù)的意思:形容眼神明亮、有神采。

木奴(mù nú)的意思:指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主动性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为生(wéi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计而努力奋斗、辛勤工作。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千里莼(qiān lǐ ch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美丽,比喻东西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没有内在价值。

千里莼羹(qiān lǐ chēng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品质或成就非常高。

注释
湖目:莲子的异名。
木奴:这里指柑橘。
三吴:一般意义上的三吴是泛指江南吴地。
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翻译
莲子也是可以供人欣赏,种些柑橘自给自足维持生计。
如果要说江南美好的事情,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是最鲜美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而富饶的湖光山色,诗人以"湖目"和"木奴"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湖目"可能指的是湖景宜人,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木奴"则借指种植的树木,暗示着丰富的物产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提到"三吴胜事",点出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美好传说,而"千里莼羹"更是以其美味闻名,成为江南特色之一。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苏轼以轻松的笔触,寓情于景,展现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行舟四咏·其三篙

一篙芦花外,飘飖荡碧流。

凭谁擎柱手,乘我顺风舟?

杨柳烟初破,芙蓉露未收。

移船向亭榭,水涨小桥头。

(0)

京乱补述六首·其五

亦有诛奸疏,泣陈王室尤。

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月晕蓬星见,山倾铁血流。

终看胡骑入,抉眼在城楼。

(0)

鸳鸯·其二

一池绿水秀兰苕,争似文禽顾影娇。

柳絮飞时毛羽满,荷花深处梦魂摇。

并生合注双双谱,列队分飞六六桥。

肠断莫愁湖畔路,小姑居处独无聊。

(0)

纪游

萍踪游览此追陪,故国他乡孰胜哉。

趵突泉从平地起,濯缨水自半山来。

奇松触石穿松窟,鸟道登峰拜佛台。

曾忆髫龄瞻泰岱,依稀隔海共崔嵬。

(0)

无愁曲

日短短,苦未足。夜游还秉烛,琵琶弦拨无愁曲。

斗鸡开府鹰仪同,无愁天子欢无穷。

欢无穷,起相和。

杞人莫自忧天堕,女娲宫中捧石坐。

(0)

松山寺

万顷寒涛泻碧空,宜烟宜月乱云中。

浓阴碍日浑忘夏,黛色摇天不借风。

小殿闻钟金错落,清泉漱石玉玲珑。

相逢为问看山约,藜杖新成欲漫从。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