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髻(bǎo jì)的意思:宝髻是指女子的头发盘成髻,用宝石或珠子装饰的发髻。它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发髻华丽漂亮。
城垒(chéng lěi)的意思: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指坚固的立场或防线。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斗将(dòu jiāng)的意思:指才能非凡的将领或武艺高强的战士。
复归(fù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恢复原状
歌谣(gē yáo)的意思:歌谣是指一种流传民间的短诗歌形式,用于传递特定的信息或故事。
柳花(liǔ huā)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仕女(shì nǚ)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尤指古代宫廷中的贵妇人。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四畔(sì pàn)的意思:
四周。
天宝(tiān bǎo)的意思:指天上的宝物,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猃狁(xiǎn yǔn)的意思:指人心险恶,阴险狡诈。
雄军(xióng jūn)的意思:指强大的军队或队伍,也可用来形容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注释
- 万顷:广阔无垠的。
平田:平坦的田野。
四畔:四周。
沙:沙地。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城垒:城墙和堡垒。
属:属于。
蕃家:外族人家。
歌谣:民间流传的歌曲。
再复归:再次回归。
唐国:唐朝,这里泛指中原王朝。
道舞:随道路而舞,此处形容舞蹈的普及。
春风:春天的风。
杨柳花:杨树和柳树的花,象征春意。
仕女:宫女或贵族妇女。
尚:仍然。
天宝髻:唐代流行的发式,此处借指过去的风尚。
水流:自然界的水流。
依旧:依然如故。
种桑麻:种植桑树和麻,代表农耕生活。
雄军:强大的军队。
往往:时常。
施鼙鼓:敲击战鼓,表示军事行动。
斗将:争斗的将领。
徒劳:无功的努力。
猃狁:古代北方民族的统称,这里泛指外敌。
誇:夸耀。
- 翻译
- 广阔的田野四周是沙地,汉朝的城墙和堡垒现在属于外族。
歌谣再次响起回归大唐的国度,舞蹈随着春风中杨柳的花朵飞扬。
仕女们仍然梳着天宝年间的发髻,水流依然滋养着种植桑麻的土地。
强大的军队时常敲响战鼓,与敌将的争斗徒然夸耀着猃狁的勇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和历史变迁的画面。开篇“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两句,通过对辽阔平坦农田与古老汉朝城堡的描写,展示了边疆地区的壮观景象和历史遗迹,"四畔"指的是广袤无垠的沙漠,"属蕃家"则暗示着这些地方曾被异族所占据。紧接着“歌谣再复归唐国,道舞春风杨柳花”两句,以歌谣和道教仪式的恢复来表达对唐朝重新统治这一地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欢快的情氛。
第三、四句“仕女尚□天宝髻,水流依旧种桑麻”则转向仕女的装饰和田园生活。"仕女"通常指的是官员家中的女性,"尚□天宝髻"可能是在描写她们的发型,或是某种装饰,这里缺失了字迹,具体意境难以猜测。而“水流依旧种桑麻”则表达了一种岁月静好、生意盎然的情景。
最后两句“雄军往往施鼙鼓,斗将徒劳猃狁誇”表现了边疆地区的战事和军队的情况。“雄军往往施鼙鼓”描绘出军队进攻时鼙鼓的声响,而“斗将徒劳猃狁誇”则揭示了一种战争中的无谓牺牲与虚张声势的情形,"猃狁"在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敌人或是某种凶猛的动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军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多面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时期的怀念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