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二首·其一》
《池上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德声(dé shēng)的意思:指声誉好、品德高尚。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和品德值得赞赏。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井干(jǐng gàn)的意思:指井底干净,比喻思想纯洁、行为正直,不受外界诱惑和污染。

入月(rù yuè)的意思:指月亮升起或出现在地平线上。

天雨(tiān yù)的意思:指大雨滂沱,下得很大很猛。

跳梁(tiào liáng)的意思:

[释义]
(动)跳跳蹦蹦(多用于比喻跋扈、猖獗)。~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一部(yī bù)的意思:指整个作品或著作中的一部分。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池上二首(其一)》。诗人以新凿的小池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小池新凿会天雨",写出了池塘在雨水滋润下的清新气息,暗示了池塘的生机。"一部鼓吹从何来"则运用比喻,将雨声比作乐队的演奏,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和谐悦耳。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描绘了池中月影在草丛中的摇曳,以及月亮在云中时隐时现的情景,富有动态美。"井干跳梁亦足乐"借井蛙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欣赏。"洞庭鱼龙何有哉"则以洞庭湖的鱼龙反衬小池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池塘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诗人寓言般地说,美好的歌声不应被月亮带走,而是留在池边,与清澈的池水一同沉浸在宁静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池塘景色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二

撮土成金古赵州,据人来问直相酬。

声前有意今谁委,门外一江春水流。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七

黄檗山头吃棒,大愚肋下筑拳。

佛法的的大意,犹隔十万八千。

(0)

戢庵居士持寿像求赞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淡默自处,惟德与邻。

曾向凤池亲圣训,更来鹿苑夺芳春。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二

卧病恰旬馀,气力无一铢。

皮穿筋骨露,勉强且支梧。无盐无米,谁为分疏。

拄杖子起来,泻出百斛明珠。

各请点检仓库,毕竟是有是无。

山僧不免随后念个苏噜苏噜。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

达磨西来事,今人谩度量。

天河争起浪,月桂不闻香。

达磨西来事,今人谩度量。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

客从南方来,报我天童老。

撞破太虚空,全身入荒草。

而今子细思量,令人哭不成哭笑不成笑,寥寥目断千峰晓。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