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病中:指生病的状态。
忽:突然。
误:领悟。
通真理:理解深刻的道理。
静处:安静的地方。
专:专心。
寻:寻找。
入定工:禅定的境界。
雨汗:雨水般的汗水。
淋头:浇头淋下。
不管:不顾。
须臾:片刻。
和气:温和的气息。
自:自己。
冲融:消融、融合。
- 翻译
- 病中忽然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在宁静中专心寻求禅定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文天祥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病中对于禅修的追求和体验。诗中的“病中忽误通真理”,意味着诗人在生病期间不经意间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人生真理。这反映出古代文人在困顿时刻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即通过静坐冥思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超脱。
“静处专寻入定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修的专注与投入。在安静的环境中,诗人致力于修习禅定的技巧,以期达到内心的宁静和统一。这里的“定”指的是禅定的状态,即通过冥想来控制呼吸、集中思维,从而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雨汗淋头都不管,须臾和气自冲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修习禅定过程中的忘我境界。即使是在身体不适、出汗如同雨水般的情况下,诗人也不为所动,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这种状态下的“须臾和气自冲融”,则是表达了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禅定的练习,使得内心的不平和气息得到调整,达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修的追求,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面对疾病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即通过精神上的修养来超越身体的痛苦,寻找心灵的安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杖人师武夷遗草因怀武夷虎啸洞诸胜
我昔游五岳,身骑二茅龙。
惊风忽然起东海,日月吹落金银宫。
愁将白发三千丈,归去朱明四百峰。
朱明洞里多仙客,饵我云母颜光泽。
时偕玉女侍轩辕,不共安期干项籍。
闻钟又复證无生,足踏空王顶上行。
冲霄一剑如秋水,彻夜双箫响太清。
饮光尊者频招手,飘然遂至凤凰城。
尊者玉毫何宛转,手把芙蓉微笑展。
可怜楼上相见时,玲珑秋月珠帘捲。
江南乱后草离离,回首青山隗我师。
未将电足酬支遁,空对冰弦忆子期。
当时语我武夷好,九曲清溪流浩浩。
接笋峰前多紫云,飞猿岭上饶芝草。
几度安禅在翠微,天花绕座鸟衔飞。
茅户只今委苔藓,嗟予振策何时归。
空读遗书开玉箧,太山颓笑伤何及。
姑射仙人不降生,茫茫天下皆臣妾。
苏门一啸如鸾音,散入天风不可寻。
凭谁寄与武夷客,会取高山流水心。
《读杖人师武夷遗草因怀武夷虎啸洞诸胜》【明·屈大均】我昔游五岳,身骑二茅龙。惊风忽然起东海,日月吹落金银宫。愁将白发三千丈,归去朱明四百峰。朱明洞里多仙客,饵我云母颜光泽。时偕玉女侍轩辕,不共安期干项籍。闻钟又复證无生,足踏空王顶上行。冲霄一剑如秋水,彻夜双箫响太清。饮光尊者频招手,飘然遂至凤凰城。尊者玉毫何宛转,手把芙蓉微笑展。可怜楼上相见时,玲珑秋月珠帘捲。江南乱后草离离,回首青山隗我师。未将电足酬支遁,空对冰弦忆子期。当时语我武夷好,九曲清溪流浩浩。接笋峰前多紫云,飞猿岭上饶芝草。几度安禅在翠微,天花绕座鸟衔飞。茅户只今委苔藓,嗟予振策何时归。空读遗书开玉箧,太山颓笑伤何及。姑射仙人不降生,茫茫天下皆臣妾。苏门一啸如鸾音,散入天风不可寻。凭谁寄与武夷客,会取高山流水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7c6cdd190df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