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到别利迦竹国旧馆》
《重到别利迦竹国旧馆》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到此已三月重来故居

门临外道院,壁有中华书。

猿挂雨晴后,鹃啼月上初。

国君留住不省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省(bù xǐng)的意思:不省指不省事、不省心,形容事情麻烦、不容易处理。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国君(guó jūn)的意思:国家的君主,指国家的统治者。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鹃啼(juān tí)的意思:形容哭声凄厉悲伤。

留住(liú zhù)的意思:保留、不让离开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外道(wài dào)的意思:指邪恶的宗教、邪教或邪恶的人。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的《重到别利迦竹国旧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再次回到久违之地的感受。首句“到此已三月,重来如故居”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仿佛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家。接着,“门临外道院,壁有中华书”两句,通过描述环境,展现了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暗示了这个地方曾是文化交流的场所。

“猿挂雨晴后,鹃啼月上初”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雨后的猿猴在树间嬉戏,月升时杜鹃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国君欲留住,不省意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是否留下犹豫不决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这个地方深深的情感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境的复杂心情,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文化、情感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0)

赵彦术于姑熟倅厅作寄傲轩请予为诗寄之

王孙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换一束书。

江城别驾辕下驹,升斗未足回清臞。

晓衙吏退谁与俱,傍砌燕雀来将雏。

室中尘凝生白虚,竹色照座花连株。

南窗曲肱净籧篨,轩窗勇往羲皇初。

渊明虽远几类拘,轻去彭泽思吾庐。

人生泛如风中桴,况复蜕视千金躯。

公家舍屋为补苴,政成讼简日有馀。

斗酒近局聊相娱,三年官满鹊弃居。

后来好事犹今吾,至哉此乐陶不如。

(0)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0)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其一

双旌耀林丘,小队喧笳鼓。

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

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

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

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

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

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

(0)

次韵见独知宗朝议见贻之什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

霜华驻秋清,风月喧昼闲。

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

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

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

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

君看陌上尘,工作颔下斑。

何如对茗碗,泉罂煮潺潺。

(0)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其一

八尺茅茨老竹林,细偿南北故园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酿霖。

归计欲成犹恨晚,醉愁无赖正伤今。

唤回柏子香中梦,屋角秋声乱翠阴。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