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草衣文殊赞》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与设问,展现了对文殊菩萨的崇敬与赞美。
"衣纫草,发如草",以草喻衣发,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菩萨的朴素装扮,强调其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未下五台,百怪俱兆",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此处以“未下五台”暗示文殊菩萨的法力深不可测,能够洞察世间一切怪异现象,显示其智慧与神通广大。
"手中经,义不了",文殊菩萨手持佛经,其内涵博大精深,难以穷尽,象征着佛法的无边无际和文殊菩萨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传授。"我且问你,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文殊菩萨智慧的赞叹,前三三后三三,既是对文殊菩萨智慧的隐喻,也是对其法力无边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设问,表达了对文殊菩萨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智慧、法力的无限赞美。释居简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佛教哲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龙吟.夏景
天将曙。黯淡残月窥窗,朝霞映树。
起来唤婢移床,贪他井畔,早凉无数。怅谁与。
俄顷碧云低捲,火轮高吐。
海天万里炎蒸,渴龙夭娇,阳乌旋舞。
恰喜水边桐际,风帘澒洞,旷然无暑。
长昼且将马蹄,秋水閒注。松风小沸,亲拆旗枪煮。
还消受、竹肌坠粉,荷珠跳雨。渐渐斜阳暮。
乱蝉嘶到,最消魂处。茉莉枝头乳。
浴罢碧阑干,箫声一缕。无人只有,冷萤来去。
贺新郎.竹逸屡苦足疾词以讯之
足亦为头责。问先生、经年何事,蹒跚引疾。
有足经须行万里,须踏龙堆马邑。
更须伴、锦靴红屐。
却怪兀如习凿齿,恐美人、躄者交相厄。
中有鬼,苦无力。客为代语君姑默。
看人世、太行剑阁,纵横几席。
尻马神舆吾自有,底事度阡越陌。
足虽惫、犹全吾膝。
言罢先生徐扪足,且支筇、虚室初生白。
刚一笑,宿疴失。
贺新郎.汝州月夜被酒感怀董二
今夜清辉苦。真醉矣、人生有几,关山如许。
极目海天浑一碧,回首家乡何处。
总则是、年年羁旅。
脱帽凭阑何限恨,倚风前、细把寒更数。
谁更打,严城鼓。无端忽忆疏狂侣。
曾记得、乌衣巷口,别来如雨。
明月也知千里共,照尽秦楼楚戍。
应渐到、故人黄土。
只恐白杨和月冷,比人间、更有销魂处。
汝河水,白如乳。
潇湘逢故人慢.九日前一日竹逸约同云臣雪持诸子石亭探桂
今秋吟艇,随沙鸥浦鸭,仍泊前湾。桂香漱潺湲。
访樵径乘醉,小叩禅关。
药栏菌阁,好排当、竹翠苔斑。
喜今日、山灵贶我,秋晴竟不曾悭。
晚妆好,铜峰髻,且回舟停桡,细认烟鬟。
溯落叶哀湍。喜碧鲈荐俎,紫蟹堆盘。
狂歌脱帽,凭舷叫、奇绝溪山。
残年约、捞虾牧豕,终须置我其间。
燕归慢.虎邱遇刘元玉因忆东皋旧事赋感
前事濛濛。对天边皓魄,场上晴空。
僧窗秋夜话,霜磴故人逢。苏台原是绮罗丛。
被牧笛、吹来几阵风。扬州旧花月,也应与、此间同。
歌馆闭,舞衣散,玲珑老,野孤穷。
岁月已非光景在,算常到、梦魂中。
莲塘坠粉泣香红。总缀就、閒愁点客篷。
杳霭棹歌响,又何处、度疏钟。
万年欢.寿毛卓人
猿鹤相闻,说先生今岁,正满花甲。
又值秋晴,门外金风飒飒。
鹤背朝元薄醉,笑人世、沧桑一霎。
游仙倦、暂溷红尘,何妨佣保相杂。当初竹林赠答。
记分携阮屐,争荷伶锸。讵料栖乌,别后绕枝三匝。
谁识开元旧事,只除是、碧箫红蜡。
君须醉、莫负黄花,糟床琥珀新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