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天子戾,止作尔多。士多士济,济惟天子。
从天子问,道其言如。钟天子广,化其德如。
风维祯作,颂配于乐。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祭酒(jì jiǔ)的意思:指担任宴会上祭祀神明的人,也指担任宴会上敬酒的人。
教师(jiào shī)的意思:指教育工作中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人员。
立成(lì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已经完成或达到预定目标。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烈祖(liè zǔ)的意思:指被后人尊崇的祖先,多用于称呼已故的君主或尊贵的祖先。
民极(mín jí)的意思:指民众的情绪或行为极端激烈,达到了极点。
明天(míng tiān)的意思:指明天,也指未来的日子。
穆穆(mù mù)的意思:形容山林的寂静、安宁。
师氏(shī shì)的意思:师傅、老师的家族或门下弟子。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曰若(yuē ruò)的意思:指言辞谦虚、客气,用于表示自谦之意。
胄监(zhòu jiān)的意思:胄监是指古代中国官员的官衔,胄监通常是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和处理纠纷的职务。
祖始(zǔ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为送别康司业而作,内容主要表达了对教育者的尊崇和对天子文治武功的赞美。首句“赫赫胄监,礼乐攸司”描绘了司业的重要地位,负责礼仪和音乐教育。接着,诗中强调了天子的圣明,以及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作用。诗人提到天子任命教师,重视教育职责的传承。
“明天子惟,烈祖是因”追溯了教育的源流,将今日的成就归功于先祖的奠基。“烈祖始受,命肇立成”进一步强调了教育传统的延续和确立。接下来,诗中赞誉天子的节制,认为他的作为适度,使得士人得以成长。
“士多士济,济惟天子”表达出天子的领导力和士人的团结,他们共同推动社会进步。诗人称颂康司业如同“公穆穆雍”,即公正而和睦,他的教导如同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最后,诗以“风维祯作,颂配于乐”收尾,寓意康司业的教诲如同吉祥的风,被编入歌曲,成为赞美的主题。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深厚,充分体现了杨维桢对教育和尊师重道的敬意。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
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
昨除侍从官,聊为磨世钝。
比于以舌得,此岂愧物论。
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
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算。
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
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
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
呜呼任智力,长短固有限。
制财犹制兵,太甚则生乱。
公譬淮阴侯,多多有益办。
我今听其谈,夜去为扼腕。
书之俟采诗,咨访不可缓。
急雨射瓦瓦欲裂,猛吹驱热热斗歇。
西北日脚云犹遮,东南树头虹未灭。
燕子健翅翩翩时,蜻蜓困立塘蒲折。